•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基金申报与开题互助

关注今日:0 | 主题:169309
论坛首页  >  基金申报与开题互助版   >  专家板块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原创】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学者不喜欢合作?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sunxjk
sunxjk

丁香园荣誉版主

  • 472
    积分
  • 1147
    得票
  • 2295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0年零160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学术的发展离不开交流与合作,中国学术的水平与国际上存在差距,不仅体现在对国际学术的真实贡献上,也体现在对学术的管理模式上,在许多管理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学术界出现了许多违背学术规律的现象。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交流不畅和合作不密切。

武夷山老师关于《竞争-合作-创新》的文章,就谈到关于合作的话题,提出“假如中国的总体科研水平与美国相比是1:5的差距,则两国广大科研人员合作能力、合作意识方面的差距恐怕是1:10。”根据个人这些年的观察和思考,武夷山老师的判断比较准确。

学术界早就有关于联合申请项目合作攻关的“四同”现象,所谓“四同”就是:申请项目时——同舟共济;分担任务时——同床异梦;实行合作时——同室操戈;最后结题时——同归于尽。(引自戴老师的文章)。这是对中国学术界非常逼真形象的描述,上述现象在中国的学术界确实普遍存在。在分析形成这些现象的时候,中科院政策所研究员李真真认为:“现在,科研合作更多的是表面上的。或者说,合作成为了一种共同拿经费的手段,在一起申请项目、争取经费,经费到手后,还是各自为战。在研究层面上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竞争的压力也使得科研人员之间缺乏学术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创新的思想是在交流碰撞中产生的,没有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就不可能有创新。”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些现象的,至少在许多单位的管理规定上能体现出一些感觉,这里列举一些。

例如,在项目申请方面,不少单位都有关于课题申请合作的规定,其中对高级职称与外单位合作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有特别严格的限制,主要因为高级职称无论是主持或参与有总项目数量的限制,如果参与其他单位的课题,一方面这个课题统计不算本单位的项目,也很难有经费的分割,另一方面本单位申请的潜力受到影响。于是就**一些管理规定,实质就是限制与别的单位合作申请。

在论文挂名上也有一些隐蔽的规定。比如许多单位在统计本单位论文数量上,以第一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为标准,非第一单位或通讯作者的论文不算论文。显然,这个规定会极大地伤害合作的欲望,因为你参与合作的研究,很可能只是解决了一个不太关键的问题,贡献的分量无法达到做第一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的程度。相信许多合作就是这种程度的,我曾在02年参与别人的课题,我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帮别人进行MRI设备的操作,他们在发表论文的时候把我作为第三作者。国外许多科研单位在招人的时候,不仅要看代表性论文,而且也很注重有没有非第一单位或通讯作者的论文,因为这些论文往往能反映学者合作的情况。与国内一些朋友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许多人说,国内存在许多论文搭车挂名的现象,如果随便挂名都算的话,容易鼓励学术不端。我不觉得这是问题的关键,别忘记我们中国人是很善于变通的,学者们也不例外,大家都很清楚,正是由于这些荒唐的规定,导致国内增加了许多国际论文出现多人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的现象,甚至让许多国外的杂志对这一现象难以理解的尴尬局面。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8230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0-09-29 21:28 浏览 : 4758 回复 : 22
  • 投票 6
  • 收藏 1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原创)低血糖、低血钠、多尿,高尿糖、酮体阳性?
楼主 sunxjk
sunxjk

丁香园荣誉版主

  • 472
    积分
  • 1147
    得票
  • 2295
    丁当
  • 2楼
再问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学者不喜欢合作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8470
欢迎加入讨论

昨天我写了“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学者不喜欢合作?”被科学网推荐到头条,感觉有一些意外,看来这个话题本身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文章也引来一些老师的评论,基本上是肯定的,更可贵的是有一些老师给出了更好的解释,也基本达到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提出问题,通过交流,解决问题。这本身也从一个事例说明了交流与合作对学术发展的重要性。看来这个话题仍需要继续深入下去,以把问题讨论地更充分。在这些意见中,有几条需要重点梳理一下,以方便大家阅读,也作为上文的一个补充。

一是李小文老师提出的观点,认为“缺乏诚信是一个更主要原因。”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缺乏诚信可能是我们的学者不愿意合作,不愿意深入交流的深层次原因。我与国内外学者都有很多合作,在与国外学者合作的过程中,国外学者曾经这样评价中国的学者:“他们都希望得到好处,但不愿意付出,担心吃亏,在开始希望得到帮助的过程中非常积极,在最后发表论文的时候不尊重国外合作人。具体表现在,在排列作者方面,使用过多的第一和通讯作者,在论文修改阶段希望国外学者代笔,在最后发表阶段,忽视与国外作者的信息沟通。”我与国内许多单位有合作关系,也因此遇到多中缺乏诚信情况,例如有一个大学附属医院的硕士研究生,听说我做氢气效应比较好,有自己的氢气水专利技术,他们希望通过合作使用我们的技术,而且我们也签定了协议,确定了责任和义务,我开会期间这个学生也曾经招待过我,但在最后阶段,这个学生再也不与我联系,到现在已经1年也没有任何消息,电话是通的,但绝对不接。我真的很无奈,作为老师,我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做法影响该学生的前途。但遇到这样的情况,确实让人非常心寒。

有人提出:“个人认为博主的分析不在点上。我认为的原因可能有:1)中国许多科研人并没有自己独立的学术思想,大部分是跟踪与模仿,人云亦云。没有独门武器,谁愿意与你合作?2)中国学术界的道德缺失,我有新思想、新发现,如果不小心在学术会议上“泄露”,我的新发现有可能被同行抢先发表,谁愿意“无私奉献”?3)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文人相轻”和“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思想。”这个老师的观点可以总结为“学术水平低;缺乏诚信;文化因素。

我对关于学术水平不够的观点不能认同,学术水平不高应该是更希望合作,整体学术水平不高也不等于全部学术水平都不高,而且现实是学术水平高的也不喜欢合作。缺乏诚信的观点我十分赞同,这与李小文老师的观点是一致的。文化因素确实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向来都有“一个和尚担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大概就是对一个团队内部缺乏合作的形象描述了。但我们也有不乏合作成功事例,例如我们引以为荣的“两弹一星”。实际上我们的文化中本来就有学术交流合作的基因,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发展的鼎盛时期,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模式。那么,我们现在的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基因发生了突变,还是基因的表达被封闭了?

关于科研合作的话题,请阅读

念好科研合作这本难念的经 http://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359

说说科研中的“跑龙套”精神http://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8632

第一作者和第N作者文章的区别http://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1092
2010-09-30 15:11
  • 投票 3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sunxjk 编辑于 2010-09-30 16:21
  • • 吐槽村医委培以及寻求各位前辈同仁的帮助
pumc_zyf
pumc_zyf
铁杆站友

  • 44
    积分
  • 104
    得票
  • 273
    丁当
  • 3楼
这世道根本就不让你和人合作

人做的不过是趋利避害
就不要老是站在道德角度,说不腰疼的话了
2010-10-09 13:20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腹腔镜术中「钓鱼法」上提子宫技巧(视频)
93单元
93单元
内科
铁杆站友

  • 15
    积分
  • 40
    得票
  • 25
    丁当
  • 4楼
中国的科研有很多要改的地方,从体制到实验室管理……。期盼着有一股自下而上的力量!
2010-10-09 14:23
  • 投票 3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93单元 编辑于 2010-10-09 14:58
  • • 19岁小姑娘意识不清,抽搐,2小时后死亡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