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临床检验

关注今日:0 | 主题:393925
论坛首页  >  临床检验医学讨论版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讨论】NDM-1是一株新型耐药菌吗?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gb2003
gb2003
检验科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24
    积分
  • 2151
    得票
  • 7542
    丁当
  • +3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0年零154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最近,对印度发现最新病菌的关注度很高。

本版也有关注:
http://labmed.dxy.cn/bbs/topic/17989695?tpg=1&age=0

那么,对于这个所谓的新型的超级耐药菌,各大媒体争相报道,CCTV也播了,今天下午本省的媒体也来到我们科室,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采访......

我觉得好奇,查到了英文原文,先“扫描”了一下。

首先,我想提一点我个人的看法:这并非一个新的什么超级耐药菌,而就是一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产金属酶的阴沟肠杆菌。

原始文献的摘要:
Emergence of a new antibiotic resistance mechanism in India, Pakistan, and the UK: a molecular, biolog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y

Karthikeyan K Kumarasamy, Mark A Toleman, Timothy R Walsh, Jay Bagaria, Fafh ana Butt, Ravikumar Balakrishnan, Uma Chaudhary, Michel Doumith, Christian G Giske, Seema Irfan, Padma Krishnan, Anil V Kumar, Sunil Maharjan, Shazad Mushtaq, Tabassum Noorie, David L Paterson, Andrew Pearson, Claire Perry, Rachel Pike, Bhargavi Rao, Ujjwayini Ray, Jayanta B Sarma, Madhu Sharma, Elizabeth Sheridan, Mandayam A Thirunarayan, Jane Turton, Supriya Upadhyay, Marina Warner, William Welfare, David M Livermore, Neil Woodford

Summary

Background
Gram-negative Enterobacteriaceae with resistance to carbapenem conferred by 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 (NDM-1) are potentially a major global health problem. We investigated the prevalence of NDM-1, in multidrug-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in India, Pakistan, and the UK.

Methods
Enterobacteriaceae isolates were studied from two major centres in India—Chennai (south India), Haryana (north India)—and those referred to the UK’s national reference laboratory.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ies were assessed,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carbapenem resistance gene blaNDM-1 was established by PCR. Isolates were typed by pulsed-fi eld gel electrophoresis of XbaI-restricted genomic DNA. Plasmids were analysed by S1 nuclease
digestion and PCR typing. Case data for UK patients were reviewed for evidence of travel and recent admission to hospitals in India or Pakistan.

Findings
We identifi ed 44 isolates with NDM-1 in Chennai, 26 in Haryana, 37 in the UK, and 73 in other sites in India and Pakistan. NDM-1 was mostly found among Escherichia coli (36)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111), which were highly resistant to all antibiotics except to tigecycline and colistin. K pneumoniae isolates from Haryana were clonal but NDM-1 producers from the UK and Chennai were clonally diverse. Most isolates carried the NDM-1 gene on plasmids: those from UK and Chennai were readily transferable whereas those from Haryana were not conjugative. Many of the UK NDM-1 positive patients had travelled to India or Pakistan within the past year, or had links with these countries.

Interpretation
The potential of NDM-1 to be a worldwide public health problem is great, and co-ordinated international surveillance is needed.

Funding European Union, Wellcome Trust, and Wyeth.

针对这个问题,有很多值得我们讨论的地方:

1.对原始文献的深入分析与讨论,完整翻译接要的战友将获得1分奖励!对这一问题有深入讨论的战友均可获得加分鼓励!

2.一个并不新的问题,得以在著名的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 (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期刊上发表,就必然有我们可取的地方。这篇文章中,有哪些“亮点”呢?在我们今后的研究中,是否可以借鉴呢?

3.就这件事情本身,媒体报道中有哪些误导呢?


欢迎广大战友积极参与讨论!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0-08-17 16:52 浏览 : 7701 回复 : 53
  • 投票 8
  • 收藏 1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gb2003 编辑于 2010-08-20 17:57
  • • 作为产科医生,你还记得你迎来的第一个新生命吗?
楼主 gb2003
gb2003
检验科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24
    积分
  • 2151
    得票
  • 7542
    丁当
  • 2楼
附上原始文献的全文,供大家学习与讨论。

我个人最近会仔细研究一下这篇文章,过段时间再与大家分享学习心得。

  • gence of a new antibiotic resistance mechanism.pdf(359.24k)
2010-08-17 20:50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gb2003 编辑于 2010-08-17 20:53
  • • 🎉 第 4 期优秀创作者榜单出炉!快来为你喜爱的创作者打call吧!
楼主 gb2003
gb2003
检验科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24
    积分
  • 2151
    得票
  • 7542
    丁当
  • 3楼
专访:“超级细菌”基因强悍 难治但易防

--------------------------------------------------------------------------------

作者:黄堃   发表时间:2010-08-19   摘自:新华网

  “超级细菌”近来引发全球关注,英国因其科研人员主导相关研究和国内病例数量较多而成为这一事件的焦点。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英国加的夫大学的马克·托尔曼博士。他指出,“超级细菌”的超强抗药性来源于一个强悍基因,虽抗药性超强,但致病性却并不一定强。对个人而言,多洗手,注意饮食卫生是目前简单有效的预防方法。但要从根本上对付“超级细菌”,重要的还是避免滥用抗生素。

  英国加的夫大学教授蒂姆·沃尔什领导的小组于2009年最早发表了关于能抵抗几乎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细菌”的论文。而近来引发关注的,是他们11日刚刚发表在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上介绍这些细菌跨国传播现状的论文。

  加的夫大学的马克·托尔曼博士参与了上述两篇论文,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细菌的超强抗药性来源于一个名为NDM-1的强悍基因。只要细菌体内拥有这个基因并通过它指导合成相应的酶,就可以对除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之外的所有抗生素都产生抗药性,其中有些“超级细菌”甚至对现在所有抗生素都有抗药性。

  更可怕的是,NDM-1基因并不只存在于细菌的染色体上,还可以存在于一种名叫质粒的独立于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中。质粒具有在不同细菌细胞间转移的能力,因此这个基因现在散布在多种细菌中。这也意味着“NDM-1细菌”不是一种细菌,而是许多种拥有NDM-1基因的细菌的统称。

  托尔曼说:“这是我见过的移动性最强的基因之一,它会使多种不同疾病都难以治疗。”

  谈到对“超级细菌”的防控,托尔曼说:“这些细菌虽然抗药性超强,但它们的致病性却并不一定强。”

  托尔曼以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例介绍说,我们所有人的体内都有大肠杆菌,还有约40%的人携带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一个健康人来说这并不会产生什么问题,即使这些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携带了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但如果这个人因手术发生血液或尿路感染,那么这些通常很容易用抗生素治好的病症就变得棘手了。

  由于“超级细菌”难以治疗,对付它最好办法是防御。对个人而言,托尔曼的建议很简单:多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因为“超级细菌”仍然还是走“病从口入”的老路。

  这位专家表示,对付“超级细菌”的治本之策还是减少对抗生素的滥用。自上世纪40年代以青霉素为代表的第一批抗生素诞生以来,人们日益依赖这种对付细菌的“神奇武器”。细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发生变化,逐步获得各种抗药性。

  沃尔什和托尔曼等人11日发表的论文还只关注了“超级细菌”在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传播情况,印度官方还因文章将细菌发源地指向印度而正式抗议。但随后在法国、瑞典、比利时等国也相继发现病例,这说明病毒和细菌起源于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减少因滥用抗生素而产生新的“超级细菌”的可能。
2010-08-20 17:55
  • 投票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你收到过哪些奇葩的会诊要求?欢迎分享你的会诊经验
楼主 gb2003
gb2003
检验科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24
    积分
  • 2151
    得票
  • 7542
    丁当
  • 4楼
“超级细菌”传播性不强 专家表示无需恐慌

--------------------------------------------------------------------------------

作者:施嘉奇   发表时间:2010-08-17   摘自:新华网 来源:文汇报

“超级细菌”传播性不强 专家表示无需恐慌,但应高度重视滥用抗生素问题

  一种名叫NDM-1的“超级细菌”最近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它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哪怕最高级的抗生素都很难对付它。对此,瑞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倪语星教授昨天表示:“超级细菌的出现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滥用抗生素问题,但细菌与SARS这类的病毒有截然不同的传播方法,它的传播性暂时还不会太强。”

  最先报道这种超级细菌的是新一期的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院蒂莫西·沃什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称“超级细菌”NDM-1具有超强的抗生素耐药性。

  NDM-1并不是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种耐药基因,能够在细菌之间传递,一旦细菌获得这一基因,就可能变身为超级耐药细菌。目前,科学家多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中发现了此类变异的细菌。携带了这一耐药基因的细菌能够产生一种酶,名叫新德里一号金属酶,英文缩写为NDM-1,而它恰恰能水解和破坏大多数抗生素,使之失效。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两种比较常见的细菌,前者会引起泌尿道感染,而后者是细菌性肺炎的致病因素。

  作为临床微生物专家,倪语星对NDM-1的出现非常重视和警惕,但他也表示,公众需要了解的是超级细菌的传播途径,学会预防,而非恐慌。与此前引起人们广为关注的SARS、甲流或者禽流感不同,这些细菌虽然常见,但并不是通过呼吸道或飞沫传播的,而是通过接触传播的,因此养成“勤洗手、勤洗澡”等个人卫生习惯,医疗机构加强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就能够防护。

  不过,倪语星说:“我们需要反思超级耐药细菌产生的原因,人类正在自尝滥用抗生素的苦果。”NDM-1的出现已经是国际上大众媒体关注的第二种超级细菌了,此前一种名叫CA-MRSA,也就是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近80年来,人类一直在用抗菌药物与细菌打一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消耗战,在此过程中,抗菌药物不断升级,从青霉素到头孢菌素再到碳青霉烯类,而细菌也从普通耐药进化为超级耐药。

  根据调查,这两种携带NDM-1的细菌最初都源于医院。在最初感染的患者中,有不少病例曾去过南亚“医疗旅行”,在当地接受过整容或者移植手术。超级细菌一般最初仅在医院内流行,感染住院且机体抵抗力较差的病人,这表明此类细菌虽然耐药性极强,可致病能力相对较弱。

  令人担忧的是,细菌会继续变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就经过变异,增强了致病能力,“走出了医院,走进了社区”。

  倪语星说:“人们不能再继续制造超级细菌了,抗生素在更大的范围内甚至整个社会都必须慎重使用。”

  对于普通病人而言,不要随便服用抗生素。患上例如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都是病毒感染而不是细菌感染,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只需要喝水、卧床休息,大部分情况下,就能够自行痊愈。

  对于畜牧业者,也不能给鱼、猪、牛、羊等动物滥用抗生素,因为由此产生的耐药菌会通过排泄物进入泥土、水等环境中,最终也会回到人类身上。
2010-08-20 17:56
  • 投票 3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勇哥肺炎研习社:请给我一双慧眼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