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飘洋过海

关注今日:0 | 主题:198545
论坛首页  >  飘洋过海   >  国外生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分享】“人在旅途” ------- 新加坡一代移民医生的奋斗故事 [精华]

  • 查看全部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believelv
believelv
铁杆站友

  • 68
    积分
  • 251
    得票
  • 567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0年零244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5年前,一篇“USMLE 并非高不可攀,我的国外行医之路”,连续刊登在丁香园网站上,描写了几个中国医生在新加坡行医的辛酸奋斗史。如今5年过去了,读者一定想知道这些还留在狮城的医生如今的情况,那么就请跟随作者重返新加坡的旅程,去了解新加坡以及还在奋斗着的一代移民医生的故事。

2010年5月31日,清晨6点,飞机徐徐的离开了樟宜机场。两天的旅程勾起我太多的回忆。新加坡,这个我曾经生活过3年半的地方,完成了我20-30岁,一个人生最重要的成长过程。对这里的感觉也如同我的第二故乡,失去了永久居民的资格,多多少少有些失落。
在这两天,沿着曾经多次走过的路线,让我看到了新加坡的变化和我曾经熟悉的面孔的人生轨迹。

5月28日夜半,下了从东京飞到新加坡的飞机,直奔住在樟宜医院附近一片组屋群中Akash 的家。上了4楼,敲开了房门,见到了久违的了我曾经的印度人室友Akash。 “Man, I have been waiting for you , I cannot wait to listen to your successful story”。 4年未见,英俊的Akash多少有些发福,脸色发黑,也写尽了过去未见到的沧桑。
房间很大,摆设和我们在Balastier住的地方相似。简单也有些杂乱。虽然已经快半夜1点了,我们还是坐在沙发上谈了2个多小时。说实话,这两年,回到北京,除了有很多经历外,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功。而我听到的更多的是Akashi 的成功。
4年前,我离开新加坡时,他刚刚通过MRCP,人生刚刚有些起色。但是他在印度的妻子却不愿放弃自己在印度的一切,两个人一直分居。当时的家庭生活让他很压抑,但是如果当时他选择回到印度,他在新加坡曾经的努力和梦想也将破灭。我们4年前分开时,他也正好回到印度去处理他和妻子之间的关系。从那以后发生的故事我就不知道了。
谈话中我了解到,他早就离婚了,这些年他一直孤独的自己生活,可是他的事业取得了飞跃的进步,38岁的他已经在去年就荣升为呼吸科的副教授,而今年也加入了新加坡国籍,年末到韩国去进修, 也计划着年底在新加坡买一处大房子。他告诉我:他在20岁到40岁这期间是成功的,从一个发展中的印度来到了相对发达的新加坡,薪水涨了几十倍。更重要的是获取了他相对的稳定感。得到了他在4年前所想要的一切。而他现在所想的就是怎么样沿着自己的足迹在40岁以后的日子里获得更大的成功了。
略显沧桑的Akash, 目光中仍旧透视着对将来目标寻求的期望。未来日子里,相信他会在事业上成就更大的成功,可是他的感情生活至今却很渺茫。
(未完待续)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0-06-01 05:43 浏览 : 92093 回复 : 253
  • 投票 17
  • 收藏 256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综合医院全科门诊中乏力患者特征及就诊原因分析
楼主 believelv
believelv
铁杆站友

  • 68
    积分
  • 251
    得票
  • 567
    丁当
    热
  • 3楼
住在Akash的家里,除了客房中的印度香外,感觉自己好像还住在以前balastier的公寓中一样,宛如自己从未离开新加坡一样,一切一点儿都不感觉陌生。第二天早上和Akash一起出了家门,他乘坐出租车把我送到Simei的MRT,自己就去章宜医院上班了。
新加坡的早上,空气还是同样的清新,沿着地铁的窗外望去,一片久违的了绿色,在绿色的海洋中点缀着红白相间的房屋。街面也还是如此的干净。地铁里的人不多,一路上,听着熟悉的地名,到了Lavendar地铁站,来到了CIA移民厅。原以为很容易就可以将自己的永久居民延期,可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永久居民延期竟然被拒绝了,原因是自己在这5年间,从来没有来到新加坡。看来,事情没有办法挽回,也没有再商量的余地。心中未免有些失落,可是没有办法,好在自己的公积金可以赎回,问了签证官,大概是6000新元左右,心中不免感激,原来自己不在的时候还能得到如此丰厚的收入。
周六新加坡是半天工作制,管理公积金的部门,叫做CPF。最近的CPF building 在tanjopagar可惜周六不营业,所以就乘坐MRT来到裕廊。裕廊和clementi,chinese garden,应该是类似于北京的上地,是靠近国大,南洋理工等高校的企业园,留在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很多人都住在哪里。
出了裕廊的MRT, 来到CPRF building,里面已经有好多人在排队。还好接待我的女孩子很热心,用华语把每个细节讲的很清楚,递给我的一张清单上把我所应得的钱写得很清楚。
CPF 是新加坡政府为居民设立的公积金,是永久居民和居民都可以拥有,也是纳税人员的福利保证,当居民需要买房,看病,子女就学等,都可以取出来应用,实际上数目不菲,因为我从拥有永久居民身份到离开新加坡只有8个多月的时间。除了原先陈笃生医院每月所支付的公积金外,还包括特殊补贴和医疗均贴,税前共6500新元左右(3万多人民币)。可惜这是我第一次享受新加坡CPF的福利,但是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接下来,我又到大华银行,解决了一些账户上的问题。大华银行的两个服务人员也真的很耐心,虽然他们都可以讲流利的汉语,但是我还是使用新加坡英语同他们交谈,久违的Singlish 竟是如此的亲切。
事情办得很顺利,在一上午的时间就把我和新加坡过去千丝万缕的关系切断了。下次再来新加坡,也只能是以visitor 的身份了。
2010-06-02 04:48
  • 投票 5
  • 收藏 6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believelv 编辑于 2010-06-02 05:08
  • • 首张“新冠患者分子全景图”
楼主 believelv
believelv
铁杆站友

  • 68
    积分
  • 251
    得票
  • 567
    丁当
  • 4楼
想要去拜访的第二个人是江莉(化名),一个在逆境中执著寻找着希望的江苏女孩子。这四年,我们联系虽然不多,但是她的每一次进步,她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也会从她不连贯的消息中猜想出这些年所发生的故事。
5年前,她从国大硕士毕业,研究生活结束了,奖学金也停发了,在新加坡的居留权也快到期了。可能是人生的积累,她没有选择继续攻读博士,而是选择从医。她毅然决然的破釜沉舟,来到新加坡中央医院在内科参观,而没有任何薪水。第一次参加MRCP考试也已失败告终,当时她毫无收入,依靠的是奖学金积攒下来的钱,学校的宿舍到期了,不得不搬出来住,没有钱,她选择和亚历山大医院的护工住在一起,新加坡一年四季都很炎热,没有空调的房间很难忍受,但她这一住就是几年。
但是她还在坚持着,后来,终于事情有转机,他所在的部门雇佣他为research coodinator,有了一些微薄的收入,同时她也获取了永久居留权,第二次顺利地通过了MRCP Part I考试,在宏茂桥医院获取了rehab,Meical officer的职位,开始了她在新加坡的住院医生涯、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她很快又就都一次就通过了剩下的mrcp Part 2 A 和Part 2B的考试,这在当地新加坡人当中都是非常少见的,她也而且很快获得了内科内分泌专科医生的培训资格成为第一个在新加坡完全注册的中国人。
去年,她也结束了一个人孤独奋斗的历史,幸福的嫁给了一个新加坡华人,成了一名真正的新加坡太太。
电话另外一边的她口音已经有所改变,新加坡口音很明显,不过听出来她很兴奋能见到我这个旧日的朋友,也可能我们一直是在精神上为事业共同努力的伙伴吧。
待续
2010-06-02 06:48
  • 投票 2
  • 收藏 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believelv 编辑于 2010-06-02 06:55
  • • 一图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楼主 believelv
believelv
铁杆站友

  • 68
    积分
  • 251
    得票
  • 567
    丁当
  • +1 积分
  • 6楼
从裕廊到中央医院所在的欧南园,要经过自己5年前每天都要乘车的MRT路线。景色也逐渐变得越来越熟悉。地铁的bonavistar站是到国大医院的一条必经之路,和下一站commonwhealth 之间的地方,便是我过去曾经住过的组屋,我现在5岁的儿子就出生在哪里。正是这条路线书写着我从儿子和丈夫成长为一个父亲的蜕变。也记载我在准备USMLE时的忙碌和刻苦。
没有变的是类似花园的感觉,而变化的在地铁边上新盖的很多漂亮的高耸入云的居民楼。让这个城市更加洋溢着现代的气息。

江莉现在工作的医院是新加坡最大,也是最有名的中央医院,很多中国的医疗人员都曾在这里培训过。
和江莉见面的地点是她工作的73号内科病房,开敞的病房已经显得有些陈旧,护士们正在交班,到了周六的下午,医院里应该是很少见到加班的医生的。江莉不在,护士打电话把她喊了上来,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瘦高,穿了一件宽大粉红色的外褂,弄得我错以为她正在怀孕。简单的寒暄几句,他告诉我以前的一位朋友梁策也在等我,她的先生过一会儿也会过来,梁策是国大医院的眼科博士,是最早认识的网友,大家都有相似的经历,当时也都是想通过努力能在国外行医。这4年,他也有所收获,MRCs 也已经通过,研究也很顺利,现在不但能进临床成为Registrar,而且它也可能会成立自己的实验室。其实他的考试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不过最终的结局还是很好的。
过了不久,江莉的先生开车过来,年龄在35岁左右,稍微有些谢顶,带着眼睛,人长得很斯文,看起来本分老实。简单介绍以后,他开车载着我们3个人就开车来到了牛车水的一个茶楼,由于是下午错过了午餐的时间,所以大家只能吃下午茶。
新加坡的多数居民都是中国的福建后裔,所以很多习惯还是保留着中国南方的色彩。喝下午茶的人满满的,大多都是华人。我们4个人坐在一起,大多也是谈一谈这几年发生的一些事情。江莉已经加入了新加坡国籍,现在同新加坡人的公婆住在一起,相处得不错,看得出来夫妻两人也是相敬如宾。是啊,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确实需要珍惜。
言语中也谈到了一些新加坡的变化,由于新加坡人口的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对医生的需求也增加,而目前新加坡人口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现在还在迫切地从各处包括中国,印度等国家寻找合适的医生。而且目前中国的很多大学的学历,新加坡都已经承认,看来在国外从医的这条路,已经向国内的医学生敞开了。
而江莉确实是个先驱,她用她自己白折不屈的精神,将新加坡没有中国注册医生的历史改写。一个瘦弱女子,支撑他的是坚强的信念。如果问我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想很简单,就是她心目中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不受任何干扰的执著。无论她现在所持的是中国护照和新加坡护照,她所代表的都是中国人的忍耐的奋斗精神。其实早期的新加坡华人都是在这种精神下,创立家园,才有现在的新加坡。
2010-06-02 20:36
  • 投票 3
  • 收藏 3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believelv 编辑于 2010-06-02 20:44
  • • 综合医院全科门诊中乏力患者特征及就诊原因分析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