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关注今日:1 | 主题:269630
论坛首页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讨论版   >  头颈外科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西班牙全脸移植成功 全球首宗缔造历史--附:国内外"颜面(全脸或部分)复合组织异体移植"研究最新进展中英文献! [精华]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huabin
huabin
铁杆站友

  • 171
    积分
  • 652
    得票
  • 4158
    丁当
  • 36楼
注:本页下附:国内外"颜面复合组织异体移植"(即"换脸")研究最新进展几篇中英专业文献!

star2550 wrote:

中国首位换脸人离奇死亡
因不能尸检无法确定死因 可能与未按时服用免疫抑制剂有

http://epaper.xplus.com/papers/luzcb/20090214/n16.shtml



打开star2550医师所提供的上述消息来源链接(图片转不过来)!消息来源:鲁中晨报20090214期!
既便不从专业角度的价值方面讲,社会上也应该避免这种现象再次发生!

中国首位换脸人离奇死亡因不能尸检无法确定死因 可能与未按时服用免疫抑制剂有关2009-02-14

2006年4月14日,陕西省西安西京医院为一位云南傈僳族男性患者完成“换脸”手术,这是国内首例为人“换脸”的手术。西京医院方面称,这是全球首例男性患者的换脸手术。中国首位“换脸人”李国兴,在换脸手术成功后短短2年时间,于2008年6月已悄悄离世。据推测,可能是因为没有按时服用免疫抑制剂,也可能是因为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所致。死因与免疫抑制剂有关
  2008年年末,媒体传来消息说,中国换脸第一人李国兴离奇死亡,死因不明。2006年4月13日,西安市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郭树忠为李国兴实施了全球第三例换脸手术,曾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李国兴去年6月底去世后好几天,村干部才打电话告诉我这个消息。当时已经土葬,按照傈僳族的民俗,死者不能再挨刀,故无法进行尸检以及后续研究,所以也无法得知真正的死亡原因。”为李国兴进行面部移植手术的郭树忠医生告诉记者,“有报道说死因和免疫抑制剂有关,这有很大的可能性。在他回到家乡后,会不定期停药,有时还吃草药代替。”

  在郭树忠眼里,李国兴的家乡是他“见过的最穷的地方”。“李国兴家更是家徒四壁,全部财产加起来价值不超过100元。我们走时反复交待,药一定不能停,但是作为一个农民,他可能会觉得,能活下去就会永远活下去,就像种庄稼或者种树一样。”郭树忠说。他说的药就是免疫抑制剂。“移植手术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排斥反应,做过移植的病人,必须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否则移植上的皮肤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就会出现发红发肿,必须将其去除。只有长期服用,才会‘欺骗’免疫系统接受外来的组织和器官。”郭树忠说。药物开启的新时代 “不仅在面部移植领域,在任何器官移植领域,免疫抑制剂都是一部重头戏。可以说,器官移植领域就是伴随着免疫抑制剂的进步发展起来的。”美国克里夫兰临床基金会普外科主任约翰·冯(John Fung)教授介绍说。正是因为免疫系统的特殊性,再回过头来观看器官移植史时,就是一段和免疫系统相抗衡的历史。

  1954年,美国医生约瑟夫·默里(Joseph M urray)为一对同卵双生兄弟进行肾移植获得成功。1962年,医生将硫唑嘌呤用做免疫抑制剂,肾移植患者才能够存活较长时间。肾移植手术的成功铺平了其他器官移植的道路。上世纪60年代,人类成功实施了第一例肝移植、胰腺移植和心脏移植手术。1963年—1967年,匹兹堡大学移植中心的托马斯·斯达泽医生大胆尝试了8例人类肝移植手术,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病人中存活最长的只有23天。在整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存活率太低,肝移植一直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没有成为一种临床治疗方式得到广泛应用,肝移植在人们眼里十分危险并且不可靠。

  1979年,环孢素A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临床移植的面貌。不久后人们发现,环孢素A的使用能够使肝移植的存活率从以前的30%提高到70%。70%的存活率意味着肝移植终于可以结束漫长的临床试验期,正式走进各大医院的手术室。但是,不可逆转的排斥和心血管疾病仍然存在。

  1990年12月30日,《纽约时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标题为《匹兹堡的神奇药物》(T he D ru g T hat W orks in Pittsbu rg h),匹兹堡大学移植中心将新药他克莫司用于肝移植后的免疫治疗获得成功。他克莫司就是李国兴所服用的普乐可复,于1989年用于临床。“从此以后器官移植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到目前为止,较好的肝移植中心患者一年存活率已经达到90%。

  目前,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他克莫司是免疫抑制剂的三大主流品种,临床上通常采取联合用药,不断调整用量来抑制病人的免疫系统。

  但是,目前的药物仍然不够理想,纵使新型的免疫抑制剂还在不断出现,也没有解决慢性排斥反应问题。有一位专家举了个例子:“有一个衡量办法叫做‘半数存活期’,就是患者生存时间的1/2,也就是说到某个时候有一半的人会去世。当年环孢素A的半数存活期是7—8年,他克莫司问世之后又得以延长到目前的近10年,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如果能解决慢性排斥反应,副作用能更小一点,李国兴或许会活得久一些。“对于换脸手术而言,技术本身已经不再是个难题,存活率是个关键,我们期待更好的免疫抑制剂出现。”郭树忠告诉记者。

  据《三联生活周刊》 ◇ 科技高端免疫抑制剂的功与过访克里夫兰临床基金会普外科主任约翰·冯

  约翰·冯(John Fung)是美籍华裔,他于1980年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于1984年进入匹兹堡大学移植中心,师从“肝移植之父”托马斯·斯达泽,后来成为这个世界顶级器官移植中心的主任,并于2004年在俄亥俄州成立了克里夫兰移植中心。据说,全世界的肝移植医生几乎都是匹兹堡移植中心培训出来的。以下内容为三联生活周刊对约翰·冯的访谈。

  三联生活周刊:在免疫抑制剂的历史上,您认为哪种药物最具里程碑效果?

  冯:硫唑嘌呤、环孢霉素和他克莫司都非常重要,其中1987年出现的他克莫司或许更重要一些。它的药效是环孢素A的10—100倍,发生的排斥反应更少,副作用更低,使得所有种类的器官移植存活率均大大提高。在美国,他克莫司的使用率占到了90%,环孢素A占10%。

  三联生活周刊:不同器官发生排斥反应的程度是否不同?哪一种最严重?

  冯:这和器官有关,肺和小肠比心脏、肾和肝脏更容易发生排斥反应,其中肝脏发生的排斥反应要轻微一些。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组成器官的细胞类型不同,移植器官中树突状细胞越多,越有可能发生排斥反应。每一种器官发生排斥反应都非常严重,以上说到的器官中,相对而言,肝脏把自己保护得最好。

  三联生活周刊:既然免疫抑制剂有毒副作用,如何才能更好地使用它,从而降低不良作用?

  冯:较顾虑的问题就是医生给病人使用了太多的免疫抑制剂,这是毒副作用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而且一旦免疫系统被过度抑制,就会造成肿瘤、肾功能降低或者其他问题的产生。一种治疗方式不能够覆盖所有的病人,所以要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状况,分别制订合适的方案。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非常艺术的,就像调鸡尾酒一样,有的人喜欢这种口味,有的人喜欢那种口味,有喜欢烈酒的,有喜欢温和一点的。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医生需要掌握的艺术,要因人而异,用这种概念来处理病人。

  三联生活周刊: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经常会刊登一些无排斥移植成功的例子,为何人体会产生免疫耐受?他们是否在以后的生活里完全不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这方面的前景如何?

  冯:为何有些人会产生耐受现象,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但是肝移植病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至于他们是否还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这个问题也没有答案。一些病人余生都不需要服用,一些人可能几年不需要服用。

  现在的研究主要还是朝向免疫耐受,正常情况下因为器官是来自别人的,所以体内的免疫作用就会抵抗外来的器官,产生排斥反应。免疫耐受就是让病人的免疫系统不去抵抗外来的器官,而认为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要想办法训练免疫系统“认识”外来物,这叫做诱导耐受。此外还有嵌合体耐受,移入肝脏中的淋巴细胞会游走迁移到人体内,被称为过路白细胞,这是引发排斥反应的重要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会和原有的白细胞形成嵌合体,让受体本身和供体器官同时接受,实质上是患者体内同时存在可以相互识别的工体和受体的两套免疫细胞。不过目前只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要真正实现无排斥移植,我觉得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并不容易成功。【事件回顾】

  李国兴是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啦井镇新建村村民,傈僳族人。2006年的一天,李国兴放羊时发现自家羊少了几只,便开始在大山里寻找,随后他与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遭遇。黑熊看到李国兴便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李国兴在搏斗中被黑熊将大半个脸抓烂。当人们发现他时,他已经面目全非:颧骨、鼻子、上下嘴唇都已经血肉模糊了。虽经治疗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他从此也“无脸”见人了。2/3面部受到严重毁容。当地小学要求家里不要让李国兴到学校附近来,以免吓着孩子们。

  后在国际公益性环保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帮助下,李国兴来到西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费用由大自然保护协会和西京医院提供。由于患者右眼下部半个面庞,鼻子全部及上嘴唇全部缺失,整个面部缺损得相当严重,所以西京医院采用“换脸”来解决患者的容貌恢复。“换脸”的学名叫做“颜面部复合组织异体移植术”,是依据患者的损伤程度,切取供者相应的颜面复合组织,通过显微外科方法吻合血管、神经,移植到患者的颜面部,尽可能修复缺损、恢复正常容貌的技术。
2010-04-27 21:56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huabin 编辑于 2010-04-28 04:55
  • • 中年男性,体检发现左肾占位,典型病例,送分题,已公布病理。
楼主 huabin
huabin
铁杆站友

  • 171
    积分
  • 652
    得票
  • 4158
    丁当
  • 37楼
预占!
2010-04-27 21:59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上海市2021年2月CPC病例讨论(已揭秘)
南苏
南苏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0
    得票
  • 31
    丁当
  • 38楼
科学就这么厉害,
2010-04-27 21:59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逃离东北也许是我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0莜姬
0莜姬
入门站友

  • 0
    积分
  • 0
    得票
  • 30
    丁当
  • 39楼
这坚定了我的信心。鼓舞呀( ⊙ o ⊙ )!
2010-04-27 22:03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考研初试成绩即将公布,你有什么想说的?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