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卫生管理

关注今日:0 | 主题:136620
论坛首页  >  卫生事业与医院管理版   >  -社会医学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讨论】本是食品行业者,为何使用"地沟油",医务人员如何应对?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 图片模式
楼主 mapsycho
mapsycho
编辑部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76
    积分
  • 1059
    得票
  • 698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0年零307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丁香园是个综合性医学论坛网站,有187万会员,地沟油回流餐桌不但恶心倒胃口,更可能带来致癌、致畸、致突变和中毒的情况发生。地沟油问题披露已经数年,丁香园论坛也多次讨论过。地沟油导致的健康损害典型地属于社会因素致病。地沟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多方面的原因,作为卫生系统和广大医务人员,对地沟油的冷淡、干预措施不主动得力也有相当的关联。我们医务人员,不能只停留在生物医学观上,要积极研究社会及心理控制因素,干预地沟油可能造成的健康问题。对于控制地沟油回流到餐桌,不能只依赖于法制和食品监督管理人员,也要靠我们做为健康维护的白衣天使,因为我们自己也可能或者正在受倒地沟油的危害。譬如像艾滋病防控专家桂希恩教授当年那样,主动出击。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主动进行地沟油损害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组织控制地沟油的志愿人员,打击制售地沟油的利益链等等,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期待大家建言建策,打一场由全体卫生系统人员为主体、全社会参与,共同阻击地沟油的人民战争。

mapsycho


转贴:

新华网武汉3月20日电 题:地沟油是如何回流到餐桌的?

新华社记者沈翀、冯国栋

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需的三大营养物,日前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一项关于地沟油回流餐桌的调查,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再次担忧。

有业内人士透露,技术难题、缺乏有效监管、巨额利润、地沟油精加工产品的出路不畅等因素,导致当前地沟油回流餐桌风险加大。

餐厨废油回流餐桌的地下链条



坚持"三重"防"三唯"凸显科学用人观

新华社记者关于“山西疫苗事件”的访谈

兰州公交停运风波拷问公交改革

"地沟油"新闻过后百姓只能无畏和淡忘?


常州网友发帖骂环保局长不作为获奖励


今年春节后,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组织大四学生进行了对于武汉地沟油状况的调查,调查到的情况触目惊心:地沟油的职业回收者,只需一把铲子、几个破旧铁桶、一把手电筒,外加一辆电动车就可以满载而归。那些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低价出售。

作为业内人士,以餐厨废油为原料提取生物柴油的企业武汉艾瑞生物柴油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炜,向记者透露了更详细的餐厨废油回流餐桌的地下链条。

餐厨废油回流餐桌主要通过两条途径,雇请农民工掏餐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即俗称的“地沟油”只是其中的一条途径。另外一条途径是由农民工每天定时到固定的餐馆回收泔水即宾馆酒楼含油脂的剩饭剩菜,再到上级收购方汇总加工,分离后一部分被用作城市周边养猪场的猪饲料,养殖对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泔水猪,剩下的与地沟油一起被回收到黑作坊中。

加工餐厨废油的黑作坊多半隐蔽在城乡接壤的养猪场周围,设备原始简单,一口锅,一个灶,步骤是撇出浮上来的油,再加入火碱等去臭、脱色、水洗、沉淀,这时的油黄亮黄亮且无异味;再与正宗的色拉油掺在一起,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城乡接合部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

根据曾炜的调查,掏地沟油的时间一般是19时到21时,需要付钱给酒店才可以掏。收泔水的时间在餐馆午饭、晚饭高峰时间段后,一般是15时到17时,20时后集中进行。大型餐饮企业的泔水处理多集中在晚上进行,时间从19时到第二天5时不等。从地点上看,因为小酒店每天产生的地沟油并不多,中高档酒店是掏地沟油者的首选目标,因为只有中高档酒楼才可以满足掏油者对地沟油油量的需求。

曾炜说:“不少餐饮店的餐厨废油的收购权都已经承包给专人,收购方和餐饮企业间建立比较稳定的购销关系,外人不得插足,每年按餐馆规模支付一定的费用几千元到两三万元数额不等,支付给一些大酒店的价格甚至到四五万元。”

据了解,2006年湖北工业大学的一项泔水油调查显示,项目组调查了武昌、汉口、汉阳、江夏四个区域内数百家酒店和宾馆,从中选取了有效样本推算出武汉市餐饮企业日泔水产量约为2500吨,年产量约为90万吨,可提炼泔水油日产量约为415吨,年产量约为15万吨。

碳水化合物、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需的三大营养物,日前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一项关于地沟油回流餐桌的调查,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再次担忧。有业内人士透露,技术难题、缺乏有效监管、巨额利润、地沟油精加工产品的出路不畅等因素,导致当前地沟油回流餐桌风险加大。新华社发

暴利驱动地下餐厨废油交易

根据曾炜的调查,巨额利润是导致餐厨废油加工屡打不禁的重要原因。

从销售餐厨废油的餐馆方来说,宾馆、饭店如把餐厨垃圾交给环卫部门,得向环卫局交纳数额不菲的垃圾处理费,如果卖给私人,每年反而收入几千至上万元。对于餐厨垃圾加工方而言,餐厨废油每吨成本大约1000元,每吨餐厨废油能够提取0.8吨食用油,加工环节的成本仅300多元,而现在市场食用油的价格每吨超过6000元,按市价打对折售出,一吨的利润接近2000元,利润率接近百分之两百。而对于餐馆、街边的饮水店而言,回购“地沟油”当作食用油价格低廉,能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自然不乏冒险者。

“在整个餐厨废油地下市场中,多方赢利,输的只有不知情的消费者。当前这个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有人专门负责收购,有人专门负责加工提炼,还有专门收油方负责将其进入市场销售。尤其在收购环节,巨额利润导致一些收购人将争夺餐馆泔水、地沟油的‘承包权’视为抢地盘,你争我夺,甚至大打出手。”曾炜说。

何东平19日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废弃油脂返回餐桌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到底有多少,我这里没有数据。”

不过,在他提供的资料中显示,目前我国餐厨业废弃油脂的处理回收还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油脂约2200万吨,其中15%约330万吨成为废弃油脂。随着2007年到2008年食用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加工餐厨废弃油脂的净利润也越来越大,地沟油收购市场非常混乱,大量不法分子介入泔水油的收购牟取暴利。可想而知,如此大量的餐厨废油脂只要有一少部分被简单提炼回流食用油市场,就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据了解,餐饮废油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被丢弃后受到污染,严重变质。粗提餐饮废油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人食用勾兑地沟油的食用油后,最初会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长期食用轻者会使人缺乏营养、加速衰老,重者将导致肠道和心血管疾病,破坏消化道黏膜,内脏严重受损甚至致癌。与此同时,餐饮废油还含有大量的食物残渣以及调味料,如淀粉、盐、蔗糖、味精等。这些杂质能够加速油脂***变质。

阻止地沟油回流餐桌是一项系统工程

何东平教授的调查经报道后引起强烈关注和反响,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紧急下发“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迅速开展检查,对情节严重的要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19日,武汉市食安办宣布在全市范围内,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食用油脂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接受市民对“地沟油”问题举报。

不过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解决餐厨废油回流餐桌,除了要重视出口问题,还得从源头上想办法,否则回流风险仍然存在。

曾炜根据从业经验表示,解决餐厨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从源头上需要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餐厨垃圾强制统一收购的办法,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相关部门对于餐厨废油的管理,比如装上统一的过滤装置后,餐馆的污水即可实现达标排放,环保部门的排污费是否取消。与此同时,他还提出,解决餐厨垃圾回流餐桌还得注意加工后产品的出路问题,有了适销对路的工业品的带动,其实就能通过市场手段解决回收餐厨垃圾的成本问题。

据了解,作为武汉最大的以餐厨废油为原料加工生物柴油的企业,艾瑞生物柴油有限公司已于去年停止建厂,原因是由于国家未制定关于生物柴油的市场准入规范,产品一直没有销路,本来计划消化武汉市场上所有餐厨废油的艾瑞生物柴油公司至今收购的餐厨废油不过用于中试的百余吨。

何东平教授同样认为,解决地沟油的问题一定要从地沟油的源头——餐厨垃圾的集中回收处理抓起,通过政府引导,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与此同时,他提出要寻找一套有效的鉴别监控技术解决地沟油的检测盲区,为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何东平教授说,从专业角度讲,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检测出所有的地沟油,勾兑油的检测难度更像“哥德巴赫猜想”。未来地沟油的检测方法,一定是集合以往经验的综合评判法。

他介绍,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正在加紧制订地沟油检测办法、散装食用油标识办法、餐厨垃圾中地沟油的管理办法等6项标准,让地沟油无处遁形。

记者了解到,利用餐饮泔水饲养泔水猪和提炼“潲水油”的不法行为,已经引起国家和各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省市已**规定加强对餐厨废弃油脂的管理。北京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北京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办法》,随意倾倒剩菜剩饭、贩卖餐厨泔水赚钱的餐馆,将受到相应的处罚。武汉目前正在制定《武汉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并计划今年起在汉口、武昌、汉阳各建一座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厂,总处理能力达到每天500吨。
版主mapsycho留言:
主动出击:关注"地沟油"问题:感谢丁香园把此贴推荐到首页静态页面。

“地沟油”问题是复杂的,它不仅仅是一个非法加工问题。在它的背后,折射出国民的健康教育素养(健康知识知晓、健康意识、健康的道德观念)、卫生管理水平、社会医学的发达程度。然而现在好像只注意到了国家的卫生管理水平这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众的健康素养培育、社会医学研究与实践,特别是社会医学长期不被重视,发展滞后。卫生改革把“看病难、看病贵”作为重点,而不再是突出疾病预防、提高国民健康素质这样一个从前十分有成效的战略重点。恐怕再过几年或几十年,会相继出现因“地沟油”等社会危害因子产生的国民健康问题,那个时候恐怕不会能像“三聚氰胺”事件那样,得到及时的根治,很快消除风波。

在解决社会因素致病方面,广大医务人员任重而道远,快快摒弃单一的生物医学观吧,期待医务工作者都能真正地运用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来解决个体和群体的健康问题啊!

3月22日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0-03-21 11:36 浏览 : 9041 回复 : 51
  • 投票 2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mapsycho 编辑于 2010-03-25 18:15
  • • 博士第三年,遇到极大的困难,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
楼主 mapsycho
mapsycho
编辑部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76
    积分
  • 1059
    得票
  • 698
    丁当
  • 2楼
为何没有监管闸门截住地沟油

“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日前这样判断,在组织认真调查之后,他认为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按照现有消费情况,一个人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8日下发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迅速组织督查。

“地沟”这两个字,足以带给消费者不堪忍受的想象: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宾馆酒楼的泔水,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这一切肮脏污秽的东西提炼出的油,竟然堂而皇之地提供给了广大食用者。地沟油中还含有强烈的致癌物质,毒性是***的100倍。指责无良的不法商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公众只能把保障自身健康安全的责任托付给政府相关部门。遗憾的是,这一回,又是因为“有媒体报道不法分子加工地沟油”,才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各地开始采取严防“地沟油”的措施。这与当初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情境何其相似,看来如果不是媒体曝光,也就不会有监管部门的作为了。悲哀的是,现在广大消费者根本无法测量地沟油究竟种下了怎样的健康危害,更不知道要到哪里为自己讨回公道。

民以食为天,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人本不应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然而,在食品安全卫生这条河里,却始终没有一道坚实的闸门,来截住汹涌的污垢毒流。食品安全乱象不断,毒大米、毒奶粉、“口水虾”等层出不穷。

“中国要彻底禁绝地沟油,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何东平教授之所以如此不乐观,并非是因为地沟油检测鉴别本身还需要进行科学攻关,而是基于对政府有关部门可能管理失灵的因素考虑。比如,在餐厨垃圾的处理事实上,我国长期处在“失管”状态。连三聚氰胺事件后的毒奶粉都可以卷土重来,到底拿什么拯救食品安全危机?

不必讳言,有些食品安全问题与相关立法滞后有关,问题是立法滞后的原因,与政府有关部门不作为是否有关?比立法滞后更值得反思的是,食品安全监督为什么始终走不出“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的沉疴痼疾?我们其实并不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什么还是常要碰到执法不公、权大于法等问题?

作为系统工程的食品安全监管,至今仍未真正依法运转起来,还缺乏以严格的执法维护公共利益的力量。经历过三聚氰胺的恶梦之后,我们理应对地沟油之类有更深的食品安全忧患。单士兵
来源:http://news.xin***.com/politics/2010-03/20/content_13210525.htm
2010-03-21 11:37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mapsycho 编辑于 2010-03-23 09:08
  • • 领教了花都区人民医院的「套路」,果然名不虚传!
楼主 mapsycho
mapsycho
编辑部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76
    积分
  • 1059
    得票
  • 698
    丁当
  • 3楼
专家表示要在5到10年内解决中国“地沟油”问题

针对市场上频频出售“地沟油”现象,中国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他所在工作组的目标就是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在5到10年时间内在中国杜绝“地沟油”。

“地沟油”是指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消耗油脂约2200万吨,其中约15%成为废弃油脂。因加工餐厨废弃油脂的净利润越来越大,大量不法分子介入泔水油的收购谋取暴利。

今年春节后,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9名大四学生,就武汉三镇的“地沟油”状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回收者将那些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经过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低价出售,一个人每月能赚1万多元人民币。

何东平表示,不能容忍“地沟油”在市场上出现,这对研究者来说是一种社会责任。目前,其工作组正在制定《地沟油的检测方法》等立项标准,并承担《食用植物油成分真实性鉴定标准研究》等课题研究,力争尽快找到一种能有效检测、鉴别“地沟油”的技术手段。

他介绍说,餐厨垃圾占城市垃圾的40%左右,每1万人每天可以产生一吨餐厨垃圾,这些垃圾也具有资源性。目前,宁波等地已建立起城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理系统,从中提炼生物柴油和制成无害饲料。为从源头上遏制“地沟油”,必须由政府部门集中收运、专业处理餐厨垃圾。

在何东平等专家倡导下,武汉市自今年起将在武昌、汉口、汉阳分别建造一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在处理垃圾同时,每天将能产生25吨生物柴油和40万立方米沼气。据称中国600多个城市,只要建成3000多个类似工厂,不但能缓解“垃圾围城”,同时也能彻底解决“地沟油”问题。(记者 艾启平)
来源:http://news.xin***.com/politics/2010-03/19/content_13206569.htm
2010-03-21 11:38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领教了花都区人民医院的「套路」,果然名不虚传!
楼主 mapsycho
mapsycho
编辑部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76
    积分
  • 1059
    得票
  • 698
    丁当
  • 4楼
“地沟油”新闻过后,百姓只能无畏和淡忘?

在常去的小摊上买早点时,死死盯着煎饼炸油条的那瓶油。摊主说:“放心,我用的都是好油。”

狐疑。摊主似乎没有理由不用“地沟油”——据说食用油价又涨了。既然“地沟油”能少花成本多赚钱,既然它一样能清亮无味,连专家也说“油掺油,神仙愁”,既然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又不会立竿见影地毒死人,连大餐馆都在用——什么能阻止小生意人不用它来多赚钱呢?只靠个人的良知约束吗?

美食当前,最近几日不知有多少人会经历这样的心理挣扎。因为“地沟油”问题又一次受到媒体关注。来自《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描述了地沟油从餐馆下水道里的“红色膏状物”轻松变成清亮“食用油”、经低价销售重回餐桌的经过,并将它与我们的日常饮食,如油条、肉串、水煮鱼之类联系起来。专家估计说,每年,如此循环往复回到餐桌的地沟油就有300万吨;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专家的说法如此生动、通俗易懂,让人过目不忘,之后,会有一阵子倒了胃口,少了赴宴的兴致和尝试街边小吃的勇气。川菜馆里诱人的水煮鱼,畅销度说不定也会有些下降。然后呢?平民大众们多半仍然只能选择无知无畏和有意淡忘,因为生活必须继续,客仍要照请,饭仍需照吃,我们不可能深入餐馆的厨房禁地,去守望和制止那些不光彩的交易。于是,肮脏得令人作呕的地沟油的利益链条和循环系统便也照常运转不辍,且规模,还会随着餐饮业的兴旺、餐饮垃圾产出的增加而扩大,“产业”利润可能已达20亿元。

究竟谁该为地沟油产业的产生和壮大负责?或许,是私卖泔水废油、敢用再生地沟油的餐馆,是闻着臭气舀废油的底层劳动者,是地下油料作坊?因为他们的见小利而忘大义,我们大可把他们视为贻害人民健康的“凶手”,并且检讨和推理出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缺失的根源和危害。或许,科学家们也应为此而羞惭吧?我们的科学技术应该关注人的生命,研究一下如何让日常生活更安全更美好。

但与其寄望于经营者个人的良心发现,或者科学家研究出特殊的地沟油试纸散发给大众,倒不如质问一声政府:地沟油从回收、加工到低价交易,链条上有多个环节,认真监督、检查和管理,哪一个环节能做到完全隐蔽而无形迹?从工商管理、卫生到食药监督,多个部门、多种渠道,为什么竟任由一个危害全社会所有人身心健康的产业链存在,问题被揭发多年,不仅没有解决的迹象,反而连年壮大?

小小地沟油成为治理难题,从根本上说,凸显的是政府餐饮食品监管中的无效和缝隙。根源恐怕在于轻视——与其他种种可以立竿见影地危害社会环境、生命安全和市场秩序的大问题相比,地沟油不过是餐馆后厨角落里的一颗老鼠屎。

如果你视而不见,有朝一日,它可能败坏一桌中华美食,也可能变成损害整个社会胃肠道的那一点溃疡。(姜泓冰)
来源:http://news.xin***.com/politics/2010-03/19/content_13200400.htm
2010-03-21 11:40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文献求助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