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卫生法律人文

关注今日:3 | 主题:271139
论坛首页  >  卫生法律人文讨论版   >  精华主题
该话题已被移动 - whenhye , 2010-02-19 18:21
如果您尚不清楚该话题被移动的原因,请参考论坛规则以及本版公告或者联系本版版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讨论】我自己感受到的县级医院医疗水平的下滑 [精华]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不辣的皮特
不辣的皮特
铁杆站友

  • 12
    积分
  • 112
    得票
  • 174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1年零6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我工作的医院是内地一家县级医院,二甲。跟中国绝大数的县城医院一样,虽然医院的规模一般般,但却是本县城最大最好的医院了。病源不愁。

我想从我个人的视角来表达一下自己关于县级医院当下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希望能和朋友们交流。谢绝恶言恶语,呵呵。

这几年,我们医院的发展很快,
这个快,主要指的是硬件的发展。大楼盖了两栋,买了很多新设备。但软件水平的提升却并不明显。医院里东西是更新了,可给人的感觉还是新瓶装旧酒,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没有长进,整体上来说甚至有所退步。

原因之一:新招进来的学生几乎都是关系户——本院职工子女或者相关单位职工的子女,他们一般都是高考考两三百分,找个大学读了个所谓的本科,拿了个成教文凭,然后就来上班了。少数几个是正规的本科生,但也是来自二流学校(没有鄙视的意思,我本人也是二流学校本科毕业)。

这几年的执业医师考试,07年以前,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让自己通过了考试,而07、08、09年考试难度一加大,监考力度一加大,他们就不行了,我院也就那几个正规本科生考过了。其他的成教生,最好的一个成绩也是330分。2010年,他们要继续奋斗。

在医学能力上,本科生只能说是半成品,这个是大家公认的,毕业后的进一步教育是由医院来完成的,试问一个二甲医院怎么能承担本科生的住院医生教育呢?我们医院新进来的医生在业务上基本上是跟自己的上级医生学,他们学了几年后就到省会城市最好的医院进修,进修那一年,他们也基本上是时去时不去,成天到处逛。

我分析过他们不愿意学东西的原因,一方面,在县级医院上班时,他们没有压力,自己应付一下常见的东西,稍微困难一点的就让上级医生来处理,自己落得优哉游哉,工资奖金照拿。
在我们医院,甚至是没有考到执照的医生照样值班,照样有处方权。可能因为是基层的缘故,患者并不懂得维权,偶尔有医闹,他们也是冲着要钱的目的,他们不会诉诸法律,更不会拿病历、拿医生诊治资格说事。

原因之二:这几年,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很多农村病人到县城来看病。医院的收入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收入也在提高,正是因为这种收入上的刺激,现在绝大多数医生都只愿意看看常见病,病情稍微复杂一点的,马上建议转到省级医院治疗。

这其中,医患关系紧张是一个方面,大家都不原因接手麻烦的事情,因为病情的不确定性,为了让自己能少一些麻烦,早早的让患者转院。
而另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收治常见病,病床周转率高,一般来说,病人缴费最多的时候就是刚入院的哪几天,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检查要做。在短期来看,医院的收入和医护人员的收入是提高了,但在长期来看,这对于医生的成长是不利的,一旦那些能独挡一面的老医生退休了,新上去的医生能应付得过来么?疑难杂症收少了,治少了,经验自然没办法累计。

当然,我们医院也收一些疑难杂症,尤其是外科,这些难度大的手术一般都是安排在周末,让省级医院的教授来做,除去正常费用以外,另交2500,本院500,曰联系费接待费,另外2000给教授。
这样做,的确可以让患者在二甲医院就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水平,但给本院软件上造成的后果就是医疗水平的退步。我院以前还可以做胃大切手术,住院医都要上台当助手,而现在,胃大切基本上都是等教授来做。住院医只有看的份,主治医在本院主任不上台的情况下可以当当助手。
这样下去,医疗水平的趋势可想而知。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0-01-23 12:19 浏览 : 16839 回复 : 131
  • 投票 24
  • 收藏 28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科技部通报李红良、饶毅教授、曹雪涛院士等有关论文涉嫌造假处理情况
虎狼药
虎狼药
铁杆站友

  • 24
    积分
  • 66
    得票
  • 290
    丁当
  • 2楼
除了社会问题,还是卫生管理的问题,这些管理者,对自己制定的方案从不执行。
拿“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来讲,方案做的不谓不好,能很大程度解决基层人才队伍的问题,也解决了基层百姓的就医问题。可现在还停留在口号层面吧?政绩有了,钱也骗来了。可看到几个人下到了基层?
除了个别医院去基层象征性的走一圈,个别医生走穴,除了抢劫,没做什么好事。
人都摆弄不明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管理之差可见一斑。
2010-01-23 14:32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临床要不要去做超声?超声科待遇怎么样?
秦羌
秦羌

屏蔽用户

  • 22
    积分
  • 388
    得票
  • 49
    丁当
  • 3楼
不辣的皮特

原因之一:新招进来的学生几乎都是关系户
一旦那些能独挡一面的老医生退休了,新上去的医生能应付得过来么?疑难杂症收少了,治少了,经验自然没办法累计。


1我孩子要是成绩不好,就让他读个三本,回我院工作.说实在的,我读了十十多年书,也不觉得水平有多高.何况收入不比本科生,成教生高啊.
书是白读了.当医生,三本足矣.
2老医生的经验很丰富,我在我院没见几个,倒是看见动不动给病人开一大堆中成药的西医退休专家,主次都搞不清,看毛的病啊.
3现在文献多的是,只要你想看,什么资料看不到?大医院的医生,也不是每个病都亲眼见到后才了解的啊.
医生的水平,是由医院决定的,不信,你让陈部长到乡镇医院做医生试试,看他还有院士的水平不,说不定连赤脚医生都不如.
2010-01-23 15:21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秦羌 编辑于 2010-01-23 15:25
  • • 【规培笔记128】—工作报告偶遇,颅脑MR,据说工作中很罕见——肾性脑病!
楼主 不辣的皮特
不辣的皮特
铁杆站友

  • 12
    积分
  • 112
    得票
  • 174
    丁当
  • 4楼
秦羌
1我孩子要是成绩不好,就让他读个三本,回我院工作.说实在的,我读了十十多年书,也不觉得水平有多高.何况收入不比本科生,成教生高啊.
书是白读了.当医生,三本足矣.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深入的了解一下现在的所谓的三本的教学质量。老师不负责,学生不好好学,在学校浪费5年时光,混个毕业证,什么都学不到。

一本也好,三本也罢。现在的情况是,本科毕业生做不了什么事情,只能是入了个门。要想能做点事,要么读研(临床技能型),要么进行住院医生培训,而住院培训当然是在三甲教学医院进行的,这样的话,技术全面一些,也规范一些。(另:我不赞成像上海这次突如其来的培训)

你说的“我读了十十多年书,也不觉得水平有多高.何况收入不比本科生,成教生高啊”。
这个,我们另外开贴谈收入的问题行么?医生的收入跟医院的制度,或者跟科室的大主任都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每个医院也不一样。

秦羌 wrote:
2老医生的经验很丰富,我在我院没见几个,倒是看见动不动给病人开一大堆中成药的西医退休专家,主次都搞不清,看毛的病啊.


我是说“能独当一面的老医生”,不是说“老医生都能独挡一面”,可能你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呵呵。

秦羌 wrote:
3现在文献多的是,只要你想看,什么资料看不到?大医院的医生,也不是每个病都亲眼见到后才了解的啊.
医生的水平,是由医院决定的,不信,你让陈部长到乡镇医院做医生试试,看他还有院士的水平不,说不定连赤脚医生都不如.


你真的认为仅仅看文献能提高医疗水平?外科医生的动手能力也能通过看文献提高?
现在的文章医生很多。内科研究生不会看病,外科医生不会做手术的多了去了。
我并不是说“每个病都亲眼见到后才了解”,而是说,亲自见到了,或者并且参与治疗了,会有更深刻的,更全面的认识,记忆也会深刻,经久不忘。

当然,你有句话我非常赞成——“医生的水平,是由医院决定的”,的确如此,就是因为下级医生跟着上级医生学,所以才会这样。
所以我觉得刚毕业的本科生就到二甲医院上班,对他的职业生涯发展并不好。
2010-01-23 16:23
  • 投票 1
  • 收藏 1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海外PhD在上海或者包邮区其他地方三甲找工作情况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