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我自己感受到的县级医院医疗水平的下滑

我想从我个人的视角来表达一下自己关于县级医院当下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希望能和朋友们交流。谢绝恶言恶语,呵呵。
这几年,我们医院的发展很快,
这个快,主要指的是硬件的发展。大楼盖了两栋,买了很多新设备。但软件水平的提升却并不明显。医院里东西是更新了,可给人的感觉还是新瓶装旧酒,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没有长进,整体上来说甚至有所退步。
原因之一:新招进来的学生几乎都是关系户——本院职工子女或者相关单位职工的子女,他们一般都是高考考两三百分,找个大学读了个所谓的本科,拿了个成教文凭,然后就来上班了。少数几个是正规的本科生,但也是来自二流学校(没有鄙视的意思,我本人也是二流学校本科毕业)。
这几年的执业医师考试,07年以前,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让自己通过了考试,而07、08、09年考试难度一加大,监考力度一加大,他们就不行了,我院也就那几个正规本科生考过了。其他的成教生,最好的一个成绩也是330分。2010年,他们要继续奋斗。
在医学能力上,本科生只能说是半成品,这个是大家公认的,毕业后的进一步教育是由医院来完成的,试问一个二甲医院怎么能承担本科生的住院医生教育呢?我们医院新进来的医生在业务上基本上是跟自己的上级医生学,他们学了几年后就到省会城市最好的医院进修,进修那一年,他们也基本上是时去时不去,成天到处逛。
我分析过他们不愿意学东西的原因,一方面,在县级医院上班时,他们没有压力,自己应付一下常见的东西,稍微困难一点的就让上级医生来处理,自己落得优哉游哉,工资奖金照拿。
在我们医院,甚至是没有考到执照的医生照样值班,照样有处方权。可能因为是基层的缘故,患者并不懂得维权,偶尔有医闹,他们也是冲着要钱的目的,他们不会诉诸法律,更不会拿病历、拿医生诊治资格说事。
原因之二:这几年,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很多农村病人到县城来看病。医院的收入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收入也在提高,正是因为这种收入上的刺激,现在绝大多数医生都只愿意看看常见病,病情稍微复杂一点的,马上建议转到省级医院治疗。
这其中,医患关系紧张是一个方面,大家都不原因接手麻烦的事情,因为病情的不确定性,为了让自己能少一些麻烦,早早的让患者转院。
而另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收治常见病,病床周转率高,一般来说,病人缴费最多的时候就是刚入院的哪几天,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检查要做。在短期来看,医院的收入和医护人员的收入是提高了,但在长期来看,这对于医生的成长是不利的,一旦那些能独挡一面的老医生退休了,新上去的医生能应付得过来么?疑难杂症收少了,治少了,经验自然没办法累计。
当然,我们医院也收一些疑难杂症,尤其是外科,这些难度大的手术一般都是安排在周末,让省级医院的教授来做,除去正常费用以外,另交2500,本院500,曰联系费接待费,另外2000给教授。
这样做,的确可以让患者在二甲医院就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医疗水平,但给本院软件上造成的后果就是医疗水平的退步。我院以前还可以做胃大切手术,住院医都要上台当助手,而现在,胃大切基本上都是等教授来做。住院医只有看的份,主治医在本院主任不上台的情况下可以当当助手。
这样下去,医疗水平的趋势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