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我的丁香客
找人
查找好友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分析技术
关注
今日:2
|
主题:335909
论坛首页
>
分析技术讨论版
>
中药|天然药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回帖
分享到:
微信
微信扫一扫
微博
丁香客
复制网址
【求助】关于聚酰胺柱色谱
只看楼主
页码直达:
直达末页
楼主
zhengjiegeorge
入门站友
0
积分
3
得票
19
丁当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
12年零103天
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我在教科书上看到说在聚酰胺色谱上分离黄酮苷的话洗脱下来的顺序一般是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但是书上又注明聚酰胺的分离原理是按物质与聚酰胺柱子氢键结合能力来分离物质,那么三糖苷的成氢键能力不是最强吗,为什么还是最先洗脱下来。拜托那个大虾解解惑:):):)
邀请讨论
搜索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08-11-26 23:41
浏览 : 12668
回复 : 6
投票
2
收藏
3
打赏
引用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新浪微博
丁香客
复制网址
举报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其他
一年又半-深圳入职后
chemist_yx
丁香园荣誉版主
147
积分
377
得票
304
丁当
2楼
聚酰胺柱色谱原理是根据“氢键吸附”,即当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与聚酰胺形成氢键的能力越强时,其吸附也就越强,也就越难洗脱。
这个问题我来试回答一下
书上说
:“.....聚酰胺柱色谱可用于分离各种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苷及苷元、查耳酮与二氢黄酮等。以Baptisialecontei为例:黄酮类化合物从聚酰胺柱上洗脱时大体有下述规律:
(1)苷元相同,洗脱先后顺序一般是: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
这属于游离黄酮与黄酮苷的分离 的问题:
A. 若以含
水移动相
(如甲醇-水)作洗脱剂,黄酮苷比游离黄酮先洗脱下来,且洗脱的先后顺序一般是:叁糖苷>双糖苷>单糖苷>游离黄酮;
B. 若以
有机溶剂
(如三氯甲烷-甲醇)作洗脱剂,结果则相反,游离黄酮比苷先洗脱下来。后者是不符合“氢键吸附”规律的。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聚酰胺具有“双重色谱”性能之故,即其分子中既有非极性的脂肪链,又有极性的酰胺基团。
当用极性移动相(如含水溶剂系统)洗脱时,聚酰胺作为非极性固定相,其色谱行为类似反相分配色谱,因黄酮苷比游离黄酮极性大,所以苷比游离黄酮容易洗脱;
当用有机溶剂(如三氯甲烷-甲醇)洗脱时,聚酰胺作为极性固定相,其色谱行为类似色谱,因游离黄酮的极性比黄酮苷小,所以游离黄酮比黄酮苷容易洗脱。
上述规律也适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在聚酰胺薄层色谱上的行为。
洗脱溶剂的影响:
聚酰胺与各类化合物在水中形成氢键的能力最强,在有机溶剂中较弱,在碱性溶剂中最弱。
各种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至强的顺序为:
水 < 甲醇或乙醇(浓度由低到高) < 丙酮 < 稀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氨水 < 甲酰胺 < 二甲基甲酰胺(DMF)<尿素水溶液。
2008-11-27 14:56
投票
2
收藏
3
打赏
引用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新浪微博
丁香客
复制网址
举报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其他
谁家超声科值夜班是24小时都在医院上班?
楼主
zhengjiegeorge
入门站友
0
积分
3
得票
19
丁当
3楼
首先万分感谢★潜心制药造品牌★的解释,但是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如果是按照双重色谱理论的话,那么不就是跟我们书上讲的氢键缔合原理没什么关系了啊
2008-11-29 00:28
投票
1
收藏
打赏
引用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新浪微博
丁香客
复制网址
举报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其他
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解读
zhaolanfang
入门站友
0
积分
1
得票
-1
丁当
4楼
不论是在极性还是非极性的洗脱系统,聚酰胺与溶剂以及所分离成分间都是以氢键作用的。这个是不变的。
2012-10-22 14:42
投票
收藏
打赏
引用
分享
微信扫一扫
新浪微博
丁香客
复制网址
举报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其他
盆腔肿物,少见病例,病理出来了,请你诊断
提示
需要
2
个丁当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