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基金申报与开题互助

关注今日:0 | 主题:169309
论坛首页  >  基金申报与开题互助版   >  专家板块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公告】征集标书中的立题依据,并欢迎点评 [精华]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liyanwei127
liyanwei127
铁杆站友

  • 26
    积分
  • 9
    得票
  • 9
    丁当
  • +2 积分
  • 147楼
曹治云的立论依据提供以下观点:
虽然我也写不好,提供一点小建议吧,中西医很不好写
1.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条理不是很清楚,先是中医 后又西医 又是综合治疗。
2. 作者介绍的干细胞并没有围绕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例如写了很多干细胞,又写了抗血管生成,但是这些对于增强你“解毒消癥饮” “扶正抑瘤方”立论依据的说服力帮助不大,因为你没有紧扣自己的科学问题展开,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思路比较混乱,主线不明确。
3.本课题将在荷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解毒消癥饮” “扶正抑瘤方”的疗效。同时观察药物对肿瘤干细胞理论和血管干细胞的作用,探讨“解毒消癥饮”的作用机制。从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扶正抗癌方”的作用机制。
这个研究太大了,是基金的大忌啊,前期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很强,研究目标必须很容易被评审人评估,不要把研究目标和长远目标混淆。“大题小做”和“小题精做”是经验啊,具体、明确,避免大而空。
生命9处,我们加油噢。
2008-11-09 01:14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一个2月龄患儿的死亡
liyanwei127
liyanwei127
铁杆站友

  • 26
    积分
  • 9
    得票
  • 9
    丁当
  • 148楼
非常感谢xianzhong2001战友的指教
那个东东确实很乱,因为boss的idea讲得其实很好,但写出来不知为啥自己都觉得乱。
可能问题还是出在选题上,中西医结合的题,都是想做中医药的机制,都很想要用科学的观点,科学的方法,来阐述我们的祖国医学,很多人做了很多努力,但依旧是路漫漫啊。大师说: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现在的中医药研究就很LOST。中医研究好的切入点很难挖掘,好的方向连院士们都百家争鸣到一筹莫展,何况我们小虫。
2008-11-09 01:24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解读
happy_qiu
happy_qiu
常驻站友

  • 3
    积分
  • 1
    得票
  • 9
    丁当
  • +1 积分
  • 149楼
1、项目的立项依据
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历史已近半个世纪, 为人类健康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对医院感染带来种种不利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感染菌耐药性的广泛出现及感染菌谱的变迁, 以致使许多抗菌药物失去治疗作用, 并引起医院感染的暴发或流行[ 1~ 3 ]。现在耐药菌株已走出医院, 走向了社区。耐药菌株数量直线上升,而且其上升速度远远超过新药研制的速度[ 2 ], 已成为普遍难以克服的问题。
抗生素是治疗败血症的主要方法。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皮疹瘀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高等。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易发生迁徙病灶;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易合并感染性休克。当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时称为脓毒败血症。据统计,全世界每天约有1 400人死于脓毒症,在美国脓毒症和继而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每年有75万,其中超过22.5万人因此而死亡, 平均死亡率为35% ,而在外科病人中的死亡率可高达4O ~ 7O% ;欧洲每年有15万人死于脓毒症;我国估计每年患病者超过300万,死亡超过100万。自抗生素应用以来,脓毒症病死率曾经大幅度降低,但近30年,人们使用了各类广谱、高效的抗生素(包括B一内酰胺类),脓毒症的发病率却以每年1.5%的比例上升,脓毒症的病死率平均高达40%,仍然是ICU中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研究表明,抗生素治疗引起革兰氏阴性杆菌释放内毒素可能是脓毒血症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革兰氏阴性杆菌 感染时,细菌和/ 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的主要成分) 即内毒素( Endotoxin) 进入血循环,激活多种炎症细胞释放炎性介质(炎症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 严重时会导致感染性休克、败血症、多器官功能性衰竭等疾病。虽然近年来在危重病监护方面有重大的进展,但是脓毒症仍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2]。
目前研究表明:LPS引起的主要炎症通路有NF-κB(核因子κB)[1]和p38/JNK(c-JUN N末端激酶)[2]两条通路,由这些通路调控的主要的炎症细胞因子有:抑制和排除细菌的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白介素)-1、IL-6等;抑炎因子:IL-10和肿瘤生长因子-β(TGF- β)等。其中,TNF-α 在脓毒症时分泌显著地增多, 被认为是介导感染性休克损伤的首要介质,起着**样关键作用。
所有的细胞因子共同参与进行机体的有效防御,但抑炎因子的种类远远少于前炎因子,它们面临着要抑制许许多多炎症因子的巨大挑战。信号转导和基因组领域的知识激增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来确定实际隐藏在细菌感染炎症疾病中的分子机制。寻求机体内源性的抗炎机制将为败血症等一些致死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我们首次发现PDCD2like基因(Programmed cell death2-like原名:MGC13096)在大鼠2型糖尿病肾组织中表达上调,并找到PDCD2和MGC13096拥有相同的结构域:PDCD2_C terminal domain,根据Gene ontology把它们归为凋亡调节蛋白的预测做了它们在凋亡细胞中的表达。我们发现它们和凋亡并不是广泛相关[10]。 2007年(最近)的研究表明PDCD2与发育相关,与凋亡无关[,]。我们的实验表明PDCD2like会影响细胞的生长但不是凋亡[]。因为我们的工作,NCBI把MGC13096更名为PDCD2like(Fig.2)。因为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为了进一步找出PDCD2_C terminal domain的功能方向,我们通过对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的检索,发现PDCD2可能与炎症相关、 PDCD2like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对于有着相同Domain的PDCD2和PDCD2like,使得我们猜测含PDCD2_C terminal domain 的PDCD2和PDCD2like基因是炎症相关基因。
随着这个猜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预实验来证实我们的猜想。
在细胞水平上,我们的实验说明了在Daudi细胞(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过表达PDCD2like 基因显著抑制LPS(G-细菌脂多糖)引起的TNFα基因表达[11],用干扰RNA抑制PDCD2like基因的表达能显著增加LPS引起的TNFα基因表达。比较107例哮喘和正常儿童血液PDCD2like表达,显示细菌感染的病例PDCD2like基因表达显著增加。 PDCD2like这一新基因能显著抑制LPS引起的TNFα的表达,减轻LPS的炎症反应,对它的作用机制研究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我们知道NF-κB是炎症启动、调节的关键核因子[13]。它可调节原发性免疫反应和继发性免疫反应。NF-κB由两类亚基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一类亚基包括p65(也称RelA)、RelB和C-Rel;另一类亚基包括p50和p52。最常见的NF-κB亚基组成形式为p65/p50或p65/p65。NF-κB与抑制物IκB结合,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浆内,IKK经LPS、TNF-α、IL-1、IL-6等炎症介质激活后,IκB-α会在Ser32和Ser36被磷酸化,随后被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NF-κB和IκB- α解聚后,其核定位序列被暴露,从而被转运到细胞核内促进NF-κB依赖的一系列炎症因子及炎症相关物质的基因转录和蛋白合成。转录因子AP1 是机体内普遍存在的复合型转录因子, 通过与佛波酯反应元件相互作用也参与调控LPS引起的基因表达。AP1 主要是由FOS 和JUN 两种蛋白形成的异二聚体或由两个JUN 形成的同二聚体。FOS 有4 种单体,包括c-fos、FosB、fra1 和fra2, JUN 有3 种单体,包括c-jun、junB 和junD。不同的单体组合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所起作用差别很大,甚至是相反。FOS和JUN被活化的ERK、p38、JNK激酶磷酸化后与相应的DNA序列结合,介导生理或病原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压力信号、细菌病毒感染等刺激下基因表达的调节[16]。LPS激活NF-κB和AP1产生TNFα的信号传导图见Fig.3[18]。非常迫切和必要研究PDCD2like通过哪个核转录因子通路来抑制LPS引起的炎症。
另外,我们对PDCD2like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实验表明:它在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中均有分布。这似乎告诉我们PDCD2like蛋白可能通过多条途径来抑制LPS引起的炎症反应。
因此,本课题的目的就是要阐述新基因PDCD2like显著抑制LPS所致炎症的分子机制。获得了这些知识不仅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PDCD2like基因功能的认识,而且寻求机体内源性的抗炎机制将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NP_115722
  
Novel protein Programmed cell death 2-Like [Homo sapiens]
gi|14150141|ref|NP_115722.1|[14150141]

NP_002589
  
Programmed cell death 2 isoform 1 [Homo sapiens]
gi|21735592|ref|NP_002589.2|[21735592]


NP_659005
  
Programmed cell death 2 isoform 2 [Homo sapiens]
gi|21735594|ref|NP_659005.1|[21735594]

Fig.1. Conversed domain of PDCD2 and PDCD2like protein.

Fig.2 PDCD2like 基因在NCBI网站上的描述网页。


Fig.3 简化的脂多糖(LPS)信号图。 循环的LBP识别血浆中的LPS并把它带给CD14。这样就帮助LPS锚定在LPS受体复合物上,这个受体复合物是由二聚化的TLR4受体和两分子细胞外的接头分子MD-2组成。由TLR4激活的信号分成两条路继续往细胞内传,一条依赖于MyD88(和Mal),早些发生,在图的右边;一条与MyD88无关,发生在晚期,使用了接头分子TRIF和TRAM,在图的左边。红色表示负调节因子。缩略语:IFN,干扰素;IKK, IκB 激酶;IRAK,干扰素1受体相关激酶;IRF,干扰素响应因子;ISRE, 干扰素敏感化响应元件;LPS,脂多糖; LBP, LPS 结合蛋白;Mal, 类似于MyD88接头;MAPK,有丝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KK, 有丝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激酶;MyD88,骨髓分化标志物;NF-κB,核因子κB;RIP,受体相互作用蛋白;TRAF6,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参考文献:
[1]Liu SF, Malik AB,NF-kappa B activation as a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septic shock and inflammation, 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 2006,290(4):L622-L645.
[2]Cuenda A, Rousseau S, p38 MAP-kinases pathway regulation, function and role in human diseases.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7, 1773(8):1358-75.
[3]Johnson GL, Nakamura K, The c-jun kinase/stress-activated pathway: regulation, function and role in human disease,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7, 1773(8):1341-8.
[4]McFarland HF, Martin R, Multiple sclerosis: a complicated picture of autoimmunity, Nat Immunol., 2007, 8(9):913-9.
[5] Hotamisligil GS, Inflammation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Nature, 2006, 444(7121):860-7.
[6] Bush A, Inflammometry and asthma: onto the next level, Pediatr Pulmonol, 2007, 42(7): 569-72.
[7] Saklatvala J, Inflammatory signaling in cartilage: MAPK and NF-kappaB pathways in chondrocytes and the use of inhibitors for research into pathogenesis and therapy of osteoarthritis, Curr Drug Targets, 2007, 8(2):305-13.
[8] McCulloch CA, Downey GP, Ei-Gabalawy H, Signalling platforms that modulat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new targets for drug development.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06, 5:864-876.
[9] Luke AJO’Neill, Targeting signal transduction as a strategy to treat inflammatory disease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06, 5:549-563.
[10] Chen Q, Qian KX, Yan CQ, Cloning of cDNAs with PDCD2_C domain and their expressions during apoptosis of HEK293T cells. Mol Cell Biochem, 2005, 280:185-191.
[] Ondrej Mihola, Jiri Forejt, Zdenek Trachtulec, Conserved alternative and antisense transcripts at the programmed cell death 2 locus. BMC Genomics,2007,8:20.
[] Svetlana Minakhina, Marina Druzhinina, Ruth Steward, Zfrp8, the Drosophila ortholog of PDCD2, functions in lymph gland development and controls cell proliferation. Development 2007,134,2387-2396.
[] Chen Q, Yan C, Yan Q, Feng L, Chen J, Qian K, The novel MGC13096 is correlated with proliferation,Cell Biochemistry and Function, 2008,26(2) :141-145.
[11] Chen Q, Yan CQ, Liu FJ, Tong J, Miao SL, Chen JP, Over-expression of PDCD2-like gene results in inhibited TNFalpha production in activated Daudi cells, Human Immunology, in press.
[12] Harrison DA, Welch CA, Eddleston JM. The epidemiology of severe sepsis in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1996 to 2004: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high quality clinical database, the ICNARC Case Mix Programme Database. Crit Care, 2006, 10(2): R42.
[13] Claus S, IκB kinase complexes: gateways to NF-κB activation and transcription, Oncogene 2006,25, 6685 – 6705.
[14] Rao A, Luo C, Hogan PG, Transcription factors of the NFAT family: Regulation and function. 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 1997, 15:707–747.
[15] Edgar S, Friederike BS, Andris A, Sergei C, Stefan KH, Mithilesh KJ, Eizaku K, Philipp P, Jan SL, Alois P, NFAT and NF-κB factors-the distant relativ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 2004, 36: 1166 – 1170.
[16] Bohmann D, Bos TJ, Admon A, Nishimura T, Vogt PK ,Tjian R, Human proto-oncogene c-jun encodes a DNA binding protein with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AP-1. Science, 1987, 238: 1386–1392.
[17] Arnold SK, Joanna MK, Eric B, Joel M, Stimulation of STAT1-dependent gene transcription by lipopolysaccharide and interferon-γ is regulated by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J. Biol. Chem., 2003, 278:33637-33644.
[18] Wang C, Deng L, Hong M, Akkaraju GR, Inoue J, Chen ZJ, TAK1 is a ubiquitin-dependent kinase of MKK and IKK. Nature 2001, 412:346-51.
2008-11-26 14:16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解读
曹治云
曹治云
常驻站友

  • 1
    积分
  • 0
    得票
  • 81
    丁当
  • 150楼
谢谢liyanwei127
战友的指导,自己也是觉得乱,但改起来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中药的确实不好写,总觉得和现代技术相配简直不伦不类的,谁有中药复方申报成功的标书给我们学习学习就好了。
2008-12-04 22:44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解读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