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科技动态

关注今日:0 | 主题:423201
论坛首页  >  医药生命科学动态跟踪   >  精华陈列馆
该话题已被移动 - lightningwing , 2013-07-30 06:07
如果您尚不清楚该话题被移动的原因,请参考论坛规则以及本版公告或者联系本版版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纳米技术-追踪与讨论 [精华]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sandy_cyber
sandy_cyber
常驻站友

  • 7
    积分
  • 4
    得票
  • 124
    丁当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7年零241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纳米技术涉及范围颇广,欢迎肿瘤学、药学、化学、组织工程、材料科学等相关领域的战友参与讨论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03-05-27 21:11 浏览 : 5920 回复 : 28
  • 投票
  • 收藏 8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biodna 编辑于 2003-11-30 14:40
  • • 每天鼻塞流涕,一年四季“感冒”,这是为什么呢
biodna
biodna

丁香园荣誉版主

  • 459
    积分
  • 143
    得票
  • 433
    丁当
  • 2楼
中南大学**课题组承担的药物载体治疗技术-人体恶性肿瘤完成了纳米载体制备工艺和生物学特性分析,建立了磁纳米粒、海藻酸钠纳米粒和阿霉素链接平台技术,制备了磁纳米粒阿霉素载体,药物的包埋率达到90%以上,已进入临床前实验研究。制备了可生物降解的PLA-PEG-PLA纳米载药颗粒,组织相容性好,无炎症和排异反应。
四川大学**课题组承担的药物及治疗基因纳米粒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完成了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阿霉素)纳米粒冻干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和制定了质量标准,已完成了临床前实验,正在申报临床。
2003-05-29 18:40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biodna 编辑于 2003-11-30 14:37
  • • 一个读研期间执医四战四败的医学生内心独白
biodna
biodna

丁香园荣誉版主

  • 459
    积分
  • 143
    得票
  • 433
    丁当
  • +1 积分
  • 3楼
基因和药物纳米载体

  纳米药物载体(纳米微粒药物输送)技术是纳米生物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将给恶性肿瘤、糖尿病和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治疗带来变革。例如,利用纳米技术能够把新型基因材料输送到已经存在的DNA里,而不会引起任何免疫反应。按目前的认识,有半数以上的新药存在溶解和吸收的问题,纳米晶体技术可将药物颗粒转变成稳定的纳米粒子,同时提高溶解性,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药效率。深入研究的制粉技术已经能够将药物缩小到400纳米以下。树形聚合物是提供此类输送的良好候选材料,由于是非生物材料,不会诱发病人的免疫反应,没有形成排异反应的危险。所以,作为药物的纳米载体,携带药物分子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使药物在无免疫排斥的条件下发挥治病的效果,这种技术用于糖尿病和癌症治疗是很有希望的。同时,这些赋形剂在胃肠道中起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也提高了纳米药物颗粒的溶解率。一旦不溶性药物转变成稳定的纳米颗粒,就适合于口服或者注射了。
2003-05-29 18:43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biodna 编辑于 2003-11-30 14:37
  • • 教育部:今年国家定向培养免费医学生 ,你会报考吗?——回帖
biodna
biodna

丁香园荣誉版主

  • 459
    积分
  • 143
    得票
  • 433
    丁当
  • 4楼
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是不同于半导体电子芯片的另一类芯片。半导体电子芯片是集成具有特定电子学功能的微单元,所形成的电子集成电路;而生物芯片则是在很小几何尺度的表面积上,装配一种或集成多种生物活性,仅用微量生理或生物采样,即可以同时检测和研究不同的生物细胞、生物分子和DNA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生命微观活动的规律。生物芯片可以粗略地分为细胞芯片、蛋白质芯片(生物分子芯片)和基因芯片(即DNA芯片)等几类,都有集成、并行和快速检测的优点,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生物医学工程的前沿科技。
  近两年,已经通过微制作(MEMS)技术,制成了微米量级的机械手,能够在细胞溶液中捕捉到单个细胞,进行细胞结构,功能和通讯等特性研究。美国哈佛大学的Whitesides教授领导的研究人员,发展了微电子工业普遍使用的光刻技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并研制出效果更好的软光刻方法(soft lithography)。以此,制出了可以捕捉和固定单个细胞的生物芯片,通过调节细胞间距等,研究细胞分泌和胞间通讯。此类细胞芯片还可以作细胞分类和纯化等。它的功能原理非常简单,仅利用芯片表面微单元的几何尺寸和表面改性,即可达到选择和固定细胞,及细胞面密度控制。

以上诸贴未经允许,任何机构与个人不得随意引用!!
2003-05-29 18:43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biodna 编辑于 2003-11-30 14:37
  • • 一图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