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 2018级肿瘤学基础博士分享复试经验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本是我承诺给师弟师妹,也是承诺给自己在园子里分享的如何从硕士阶段合理规划考博的主题。今天虽然不是这个内容,但我想是这样的主题依然应景。
如果你选择了来协和读博士,那么恭喜你,你选择了一个很能体现公平竞赛的一个平台。促使我写这个贴子的目的主要是最近咨询医科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专业复试各种流程和细节的同学比较多,我有意愿也有义务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我去年复试的感受以及我收集到的往年信息。回想去年紧张准备考博的情景,历历在目。从开始准备到上考场,中间都从园子获取了很多信息和经验,也该为园子做一点点贡献。今天分享的主要针对肿瘤学基础的复试同学,每个专业复试流程并不完全相同。
对了,简单做个自我介绍。我是2018年毕业的肿瘤内科专业型硕士,四证合一,去年通过申请考核顺利考取医科院肿瘤医院肿瘤学科研型博士。
言归正传。自打2017年起,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招生改为申请考核制。也是打那时起,肿瘤医院肿瘤学的复试考核模式和内容也有所变化。从2017年及2018的复试流程来看,模式比较稳定。主要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笔试(按照招生指标,1:4进笔试),第二个环节是面试,进入面试的人选按要求来说是1:2的比例,并且此环节只参考笔试分数,不考虑初试成绩。下面,我就按顺序从三个方面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考试前准备,笔试建议及面试经验。
考前准备:考前准备的过程有两个主线并行。一个就是合理规划考博准备时间和撰写大论文以及文章投稿返修的时间。虽然去年知网的普及率远不如如今这么高,但是我还是在年前把大论文认真写了一遍(其实是早就知道自己必被送外审),其余时间除了写文章,投稿,修稿,就是咨询查阅考博笔试题型及资料,规划年后的复习。即使是这样,我真正开始复习的时间也就是差不多考前一个月,所以我就也觉得这个时候给大家分享个帖子也是有必要的。在临考前一个月我基本上每天上午待在科室,下午和晚上去复习,每天的有效复习时间大概在6个小时左右。说到这不得不感谢我有一个非常nice的硕导,全力支持我考外校博士。这个考前的复习阶段就是建议大家把时间分配好,争取考前有一个系统的翻书和总结、背诵的过程。这样即使记不住,最起码能让自己心安不少。另一个就是一定要以一个平和的心态(虽然去年我内心是小鹿乱撞),有机会复试就一定要来,千万不要打退堂鼓,自己吓自己。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家看到的材料审核排名中进入复试的同学可能会出现各种状况:有的同学是需要参加统考英语而中间放弃,有的是因为协和复试太晚,其他学校已经录取而放弃的,总之每年都会有本在复试比例中的学生而不来参加考试的。同时还会出现报考的导师年前拒的有直博的学生,把名额增添到统考博士中的情况。这样情况的出现都会使前来参加复试的同学录取概率提高。还有两个需要补充提醒的是第一大家要多自己关注肿瘤医院研究生网站,网站上不仅有往年复试通知信息,最新的通知也会第一时间在网站上公布,网址为http://124.17.114.49:88/#type=center;part_id=1024;第二大家要记得提前订酒店,早点订可以订到相对便宜并且带窗的酒店,大家可以在复试前提前两天过来,一方面有机会再联系一下导师或者见一下实验室负责老师,另一方面可以熟悉下医院环境和相对位置。所以,总的来说,一定要充分准备,平和心态,不到最后一刻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笔试的建议:这部分内容可能是大家最关注的,也是决定最终排名以及能否进到面试的最关键一环。根据以往的经验习惯,肿瘤学基础复试的笔试内容只涉及肿瘤学基础部分,不涉及临床诊断以及治疗部分,但是往往会涉及一点统计学或者流行病学知识点。但是比如像常规的液体活检,免疫治疗,CAR-T,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精准医疗之类中性的概念还得好好关注和掌握。具体复习书目推荐的是八年制肿瘤学和曾益新院士主编的肿瘤学。但是最近发现其实詹启敏院士和刘芝华院长等翻译的《癌生物学》多看看也很有益处。根据17年和18年的考题情况,目前笔试题目类型比较稳定,一般是包括5个名词解释和5个简答,还有一个文献摘要的英译汉。同时可能包括名词解释的汉译英。17年的考试题目大家请看shirleyrd的帖子http://www.dxy.cn/bbs/topic/36731983。18年的考题当时记了一下,但是有些题目不是很清晰了,给大家分享一下:名词解释5个:肿瘤干细胞;二代测序;细胞周期;肿瘤多药耐药;患病率。简答题:细胞凋亡什么的;肿瘤相关抗原什么的;肿瘤的十大生物学特征;PCR步骤原理;肿瘤学最新研究进展。摘要翻译是个弥漫大B的精准医疗。这里需要指出三点,第一个,即使是简单题我建议大家也要分条认真作答,我写字速度不算快,笔试时间两个小时,我基本是从发卷开始写到离结束还有5分钟。第二个,有两道题这两年连续考到,希望大家今年也提前准备一下,万一考到了呢。这两道题就是肿瘤的十大生物学特征和肿瘤学最新进展。第三个,大家要养成关注肿瘤学领域最新研究热点的习惯,有时候考题出的会很开放,你需要让阅卷老师知道你在领域内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17年考试情况大家详情大家看上述贴子,去年的情况是上午9点到11点笔试,下午3点半左右公布成绩和排名。去年情况特殊,当时根据笔试+材料审核成绩(各乘以一定的系数)之和为进面试排名。
面试经验:面试一般是在笔试的第二天,当然17年看起来是同一天,但是19年招生比较多,估计第二天早上面试的可能性大。协和复试的要求大家自己去学校官网上看,给大家提醒的是虽然要求是自我陈述的个人学习和工作经历部分需要英文,但实际操作中建议大家自我陈述的5分钟全用英文表述。并且这个时间去年是专一有面试老师计时的,超过了应该就会叫停,所以一定自己提前练好。基本流程是大家先进去都把PPT拷到统一的电脑上,然后按照前一天的排名进场。其余同学在另外的候场场地等候,不能进去旁听。一般时间、地点和评委老师都会提前在肿瘤医院研究生网站公布,大家及时关注即可。同时场内可能会有各个实验室的负责老师旁听,氛围比较融洽,大家不必紧张。面试一旦开始是全程录像的,先是结合自己的PPT给大家做5分钟以内的自我陈述,接下来评委提问,大概每个人提问10分钟左右,去年的经验是至少一半是英文提问和英文作答,提问的问题都是专业相关或者背景相关。但是我听说17年复试的提问环节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从5张纸条里抽一道英文题目作答,这个应该是生活日常交际的英语,跟托福口语有点像。第二部分是专业性的问答。专业问题一般是基于PPT,简历或者科研计划书,所以这几部分大家要好好准备。所有问题提问完到时间后会有老师提醒,就可以出去,下一个接着进来面试。等到全部面试完,老师们闭门会议后就给大家公布成绩,会把参加面试的人全部叫进来,都在录像的范围内,开始公布成绩排名,按照排名顺序公布完所有参加面试的同学后,会问大家是否对成绩有异议,如有异议当场回放录像。没有异议的话就请被录取的前多少名留下,剩余的就再见了。留下的人根据排名顺序选导师,导师的选择是双向选择,在场的都有各个招生老师的团队,也就是学生先选导师,导师组代表回应是否同意,双向愿意后进行下一名同学的选导。直到最后一名选导结束,全部面试结束才会停止录像。给大家分享下几点去年我面试的经验:1、进场和退场都要给评委老师轻轻鞠一躬,以表尊重;2、PPT制作建议用中文,讲的时候用英文;3、PPT制作不用太花哨,建议符合学术汇报的标准即可;4、建议至少提前一周定稿PPT,把自我陈述台词写好背熟;5、进场的时候可以自己打印几份PPT或者简介,给在场的老师都发一份,防止自我陈述部分PPT播放略快而让老师错过重要信息(这个建议更适合硕士工作比较扎实的同学)。面试对于英语口语不好的一定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写稿,背稿。对于那些上台紧张的同学我更建议提前准备,准备的越充分,临场就越从容。
顺利的通过笔试和面试后接下来就是第二天的体检之类了。总之感觉协和的复试还是很规矩和透明的,是非常值得有想法和有实力的同学前来争取的。
其实在我准备考博的日子里,咨询请教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很多协和前辈的建议和帮助。当时在我孤立无援的时候有人伸出援手我是非常感激的,因此我觉得有义务将这份分享传承下去。因为在我心里,协和不仅仅是医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殿堂,更代表着医者互帮互助、代代传承的爱与善。
天也不早了,我还得继续干活。第一次发贴,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一些帮助,祝愿大家都有好的结果,如果有其他想了解的可以回复或者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