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内分泌

关注今日:11 | 主题:288220
论坛首页  >  内分泌与代谢病讨论版   >  其它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原创】质疑“中医食疗第一人”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guanghai
guanghai

屏蔽用户

  • 28
    积分
  • 89
    得票
  • 428
    丁当
  • 429楼
大家别吵架了,去 心情驿站 散散心吧,那里讨论了茄子的很多吃法,还有其它蔬菜和水果.
没大病的都可以去参考照做,不必一定啃生茄子.其实,只有部分人对生茄子不过敏,有人甚至声称对熟茄子也过敏.

合法医生,有时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病人和家属却可能因为大不同意,而暗地恼火,所以当然有人会走其它选择.

至于真理和谬误一起生动地说,其实有诺贝尔奖得主也是这样讲课的,(费曼).不过,他的话很可能是以后才发现有大谬,不是大家马上就发现了.
另外一些人讲课,只在答疑的时候,才对想深入了解的人补足讲课中的漏洞.
另外干脆有讲座团队,分别负责不同科学层次的东西.
张大师的团队也不帮他把现代生命科学知识补充一下,很塌台面.虽然有博士,看来也已经是多年以前的博士了.不过确实有不少大师,居高位而有正牌执照的大师,痛恨别人改错,甚至说:"请我说话,还挑我刺儿,那另请高明吧."
如果写采访文,可以不动声色地偷偷忽略掉,如果是讲座实况,就只好随她去了.
团队中人没改讲座人的错话,很可能如此无奈地产生.

有时候听讲座,只是选择听对的部分就可以了. 错的部分,我们写文更正,不必把人封掉.
2010-06-02 18:17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死亡患者危重讨论怎么写?
guanghai
guanghai

屏蔽用户

  • 28
    积分
  • 89
    得票
  • 428
    丁当
  • 430楼
hhylmp
 最近看了几期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关于张悟本的几期,看了如梗在喉,有些质疑。张悟本,人称当代“中医食疗第一人”。感觉其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方面过于偏激,例如有一期就是大力推广补钙,要求每天补钙3、4千毫克,被吹得包治百病一样,有什么疾病只要一吃钙就马上好,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不用吃药,就吃钙,如果有些患者一味的就按照这些方法那么不知道会增加多大的疾病并发症的风险性。
他对于痛风的解释是因为有热,体内有火,与吃的东西没有关系的,理论基础是因为以前的人也吃海鲜,也喝酒,为什么以前没有痛风,以此来判断痛风不是吃出来的,喝啤酒也不会引起痛风,而是喝的冰啤酒,那么是意思是喝热啤酒就不会引起痛风发作了?他也说痛风与尿酸有关,尿酸来源则说是脂肪代谢形成的,脂肪多了,代谢多了,尿中的酸性物质就多了,尿酸的来源现代医学早已研究清楚,是嘌呤代谢产生的,不是脂肪代谢产生的,不知他的这个理论是从何而来。
关于糖尿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是糖的代谢方面的问题,他却说糖尿病百分之八十是假性糖尿病,是便秘引起的,便秘型的大便通畅血糖自然就好了,大便稀的调整好大便也可以恢复,总之一句就是大便正常就不会得糖尿病,这又是从何研究得来的呢?而且他说糖尿病是也是脂肪代谢的问题引起的,脂肪吃太多了,就会得糖尿病,与吃糖无关!理论是脂肪可以转变成糖,高血糖通常与高血脂同时存在,但大家都知道,糖、脂、蛋白三大物质是可以互相转变的,为什么不说是高血糖引起的高血脂呢?对于糖尿病的并发症他认为是吃药得的,理论基础是因为糖尿病发生时并没有并发症,而吃药后并发症慢慢就出来了,我想任何一个疾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刚开始没有并发症说明病情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怎么就说是吃药引起的呢?说西医完全只是为了降血糖指标的,但他怎么没有了解为什么要把血糖定在这个指标呢?这是因为国外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血糖升高在这个指标以上时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就会大幅度的增高,也就是这是一个拐点,所以要尽量把指标控制在这之下,这样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才会降低。如果按照他的说法,每天喝点绿豆汤,药都不用吃,糖尿病自然就好了?!而且他还有一个观点,因为主持人问到为什么切除胆囊后也会引起糖尿病,回答:因为糖尿病是脂肪代谢引起的,肝胆是脂肪的代谢器官,肝脏是脂肪代谢器官这我认同,胆囊主要的作用还是储存胆汁,帮助脂肪的吸收的,如果按他的理论,胆囊切除后脂肪应该是吸收不好的,那么岂不是有利于降低血糖,怎么还会引起糖尿病了呢?

主持人问的好,有人确实是在切掉胆囊以后若干时候,才发展出高血糖的症状.
我不是内分泌的专家:I,猜想这也许这是因为病人的胰岛素抵抗症状其实早有发展,但没有在简单的空腹血糖筛查中看出来?不然外伤感染引起了免疫反应,攻击beta细胞去了?
您的质疑也好.不过,您的回答是什么呢?
我开始没看到这个地方,他在网络上存在的有的讲座还可以啦.
此外,如果要降糖,淀粉\脂\蛋白质都应该适量,不能多,也还是对的啦,不只他一个人这么说.

有的人,大便通畅,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就容易缓解,包括鼻炎\哮喘\糖尿病.是这样的,同时,他标志紧张的指标也缓解了.
另外一些人,是通过新鲜果菜让大便通畅的,那些果菜中的抗炎症物质\维生素\和矿物,会调节免疫系统的.
此外,双胍类药物也是通便的,它也同时通过几个途径降糖降脂,也降一些炎症指标(清火).它天然存在于一些植物中.
尿酸的小结晶完全可以马上就溶解.不过很多时候晶体还没有溶解,巨噬细胞就跑去免疫一下造成局部的旧危险信号(Ken Rock),这刺激了末梢神经,就痛了.(我个人认为"火"经常的意思是:有若干炎症的指标升高了.)
血中电解质呈酸性,就不容易让尿酸在组织中的沉积溶解.血中的脂肪代谢产物多,血液容易稍微偏酸性.
欧洲古代也有痛风,就是贵族吃多了的时候爱犯,土法是,用鸟类的心脏中的血液浇到脚上.(不知道是什么道理,有多少疗效.)他们饮食多有黄油和肉类,容易如此痛风.
我国古代的平民,吃少量的豆类,鱼类和大量的蔬菜和粮食,经常要劳作,油比较少,嘌呤高的食物也比较少,痛风的人很少.贵族没事狩猎\武术\斗鸡\马球\舞蹈\弹琴......总之是忙活和动换.
有的人不爱动,还吃得好,他会得很多种疾病和疼痛,痛风只是其中之一.不过,一旦服用丹药,就需要执行很多忌口,只能清粥小菜.这样,痛风就没有了.
2010-06-02 19:00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注射新冠疫苗后的24小时…
caesar1112
caesar1112
内分泌科
常驻站友

  • 1
    积分
  • 15
    得票
  • 88
    丁当
  • 431楼
那个“吾笨”一出来,就是满嘴外行话,居然还有人信,搞不懂
2010-06-02 23:46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领教了花都区人民医院的「套路」,果然名不虚传!
guanghai
guanghai

屏蔽用户

  • 28
    积分
  • 89
    得票
  • 428
    丁当
  • 432楼
他的道理有对有错,有的道理还有待分析.
但实际建议,对一部分人还是有用,可以选择吸收.
建议比绿豆萝卜茄子要多啦.
听听他在 youku.com 上的讲座,分析分析道理有几分,就好了.

他就药物滥用问题的话,很内行,因为他很有勇气提醒大家注意,
注意那些药厂只印小字,或者只在小地方发表的副作用报告.
2010-06-03 00:29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公司部门总监,年薪50万+原始股,要不要从医院离职呢?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