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32 | 主题:481501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中医人文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养生指迷》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鸟影不移
鸟影不移
铁杆站友

  • 33
    积分
  • 372
    得票
  • 385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4年零30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养生这个名词,早已不新鲜了,其实没有几人真正明白养生的内涵。养生的关键是种子,黄帝内经是一本养生的书,是一本讲述养种子的书。

    种子阶段是万物的开始时期,人类的种子,称作“人之初”,人类贵为含灵,为万物中的善类。善类必有善之因,贵为善类的本因是“本善”,即“人之初,性本善”。

    养生的关键,在于能否培育优良的种子,这是人类繁衍昌盛的根基,基因善否,是养生的关键。每一个人种都由父母造设,而且是在父母情意的指导下合成的,情意本身不能成型,由情意指导父精母血合和而成人种子。善情善意指导下的精血合,乃能有“和”。和,通俗讲,就是部分合成整体。阴阳合,整合为阴阳合体,即二生三,三是合体。现代简称“合子”。

    生,为情意合,养生的目标是达到“好合”,也称善之合,须有善情善意,男女各执一善,乃能养生养出好种子。因此,养生就是养善人,即善男子善女人。

    判断一个男人或女人善与不善,一般使用公共道德规范标量,通过标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然后给出评价,这是传统的相人术,百姓也日用,我们常说“某某看起来不错”,就是最普通的相人术。

    男女到了适婚年龄,往往会安排“相亲”行为,相亲,相一相能成亲否,能亲热否,这么个意思。相亲成功,即“相中”。相中而合成,称作“中子”。万物中植物的中子,叫做“种子”。人取天地万物法则而命名,也称“种子”或“人种”说。

    善男子善女人结合所成的种子,将来必然有情有意,且被万物所钟爱而留恋。若是男女结合并非根于善情善意,称作“始乱”,其所生子将来必然不为万物所容留,谓之“终弃”,此“始乱终弃”的另一层含义。

    养生,养生命,不单是养自己的生命,更是养人类的生命,人人都是从一个种子生来,人人也是其人后代的种子。

    养生,首先要养善,养善情善意,纵然一个人壮的牛犊子一般,也未必做到了养生,甚至根本就和养生理念不沾边。

    生命包括精神与肉体两方面,简称“心身”,养生的内容不外乎养心与养身两项。养身,就是保持身体的正常生理秩序。如果身体机能秩序紊乱,就被称作病人。疾病有两期,自觉生病期与未自觉生病期,许多精神病人处于未自觉生病期。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6-12-28 14:45 浏览 : 3088 回复 : 36
  • 投票 3
  • 收藏 1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鸟影不移 编辑于 2016-12-28 16:03
  • • 综合医院全科门诊中乏力患者特征及就诊原因分析
楼主 鸟影不移
鸟影不移
铁杆站友

  • 33
    积分
  • 372
    得票
  • 385
    丁当
  • +1 丁当
  • 2楼

人类贵为含灵,也必然具备各种其他动物所具有的生存能力,亿万年的坏境调试下,人类已经具有了各种趋利避害的本能,即使偶尔不小心吃了臭鱼烂虾,也不是什么要命的事,吐泻一番,就解了。

    养身的手段,其实不用那么复杂,只要顺乎本能,就差不多。天生我,材必有用,生在何地,何地必然有材物供养,不必舍近求远,所谓“既来之则安之”。

    动物与人比较,心思简单,能活着就可以,没有过多的欲望。譬如一群猪,饭食来了,猪们一哄而上,抢食,谁也不顾谁,猪娘一嘴拱走猪儿,或者猪儿一嘴拱走猪娘,有食吃就是娘,什么谦让孝道,猪们才不管不顾呢!猪们吃饱了,槽里尚有可观剂量的食物,猪也不贪图,吃饱了,摇着尾巴走一边玩儿去了,甚至没有任何一头猪设想打包带走,猪不贪。

    人类与猪有区别,开饭的时候讲礼,老弱病残者食先,妇儿优先,即便食物极度匮乏的时候,也总有这种谦让美德的存在,这是人性的可贵。饭毕了,尚有剩饭,吃不了兜走,或者吃拿卡要,这一点属于人性的贪婪,不如猪狗。

    万物执行事不过三的法则,可以将人类分为三类:比猪先进的人,与猪一样的人,不如猪的人。这个分类法咋看起来,令人不痛快,其实,一点也不偏颇。我属于比猪先进的人,至于先进的程度大小,又有无数差别。

    一个人餐前有谦让精神,餐后又不贪要,肯定归为先进于猪的一类人;痴呆人,餐前没有谦让,只顾自个吃饱,吃完一抹嘴,并不贪图多拿干粮,这种人归为猪一样的人群;有些人,不但餐前不谦让,餐后还要兜些饭食走,这类人归为猪狗不如者。

    我们有个常识,动物很少生病,当然也有猪流感、猪瘟等,猪流感等病的发病原因,基本归为人为的毒害饲养,将一头猪放逐山林田野,往往就没病了,不但没病,活的更滋润了。痴呆人群很少生病或者说根本不生病,其中原因就是那句话:“猪一样的人群”。

    疾病人群必然在猪上与猪下两端,只要得了病,就算作处于猪之下了,要不怎么老百姓说“病的不像个人样”。病愈了,又有了人样子,可见生病是个丢人的事,几乎人人讳疾忌医,源于这里。

    除了愚痴人,几乎所有其他人都会生病,即“人无完人”,可见,除了少数愚痴人群以外的大部分人群都有比动物还差的劣性。有人主张“性本恶”,也有道理。其实,性本善与性本恶两者都合理存在,若是措辞为“性本善恶俱在”,就近乎中庸了。

    迷信以为给孩子取个猪狗一类的贱名,孩子将来好养活,可不是么,猪狗极少生病,名字中隐含的动物名,好歹也沾点猪狗的同气,同气相求法则么!人类的十二属相传统,隐含这个意义,人人都有动物之性,不必掩饰,说一个属狗,其实并非贬低一个人,一个人只要承认自己的属相,就表明此人尚有最起码的谦卑诚实精神。十二属相文化,尽显先贤的睿智!


2016-12-28 14:46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给饶毅教授的回复
楼主 鸟影不移
鸟影不移
铁杆站友

  • 33
    积分
  • 372
    得票
  • 385
    丁当
  • +1 丁当
  • 3楼

养生的基本目标,是把自己养的像个人样,若没有加强礼则的修养,养的哪门子生!

    黄瓜能养生否?阿胶能养生否?矿泉水能养生否?马马虎虎算一项吧!不过是养生的枝枝叶叶,绝不是养生的根本或首要。有人以为水果养生,每日必食水果,其实是个误会,牛马吃糠咽菜,也活的好着来。四季土产什么,就吃什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来之则安之,有什么就吃什么,足以养活自己的肉体,顺其自然可以矣。

    曾有患者咨询,虫草养生否,我说虫草不养生,虫草养你的欲望和贪心愚痴。世间的法则,万物皆为万物所用,在猪类看来,阳光空气土壤物产等等万物,莫不为猪而造设,在人类也是同理,万物莫不为我所用。虫草生在高远寒雪之地,造物的安排,令其生养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本来就没打算令人觊觎。虫草与其生存环境同气相求,一个没有受过极寒寂寞苦难的人,就没有必要索取虫草的供养,也没有资格食用虫草。

    人人的生命历程各不相同,所需要的饮食之气必然各不相同,生在哪里,就接受当地的供养,顺之自然法则就可以养活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先就犯了不忠,然后就是虚伪。已经生在水草肥美的环境,还妄想着来自极地的供养,贪!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除了啃老,并无给予他人过多奉献的人,又有什么资格腆着脸索要虫草的特别供养!虫草的养生,其实绝大多数养了猪,或者养了猪狗不如的人,与其说虫草养生,毋宁说是养了人性的贪婪与忤逆。

    人皆知不食反季节食品,却不知食用反气场食物的危害。一切万物皆从气变来,一切万物皆归为气化,空中的气是万物的始,也是万物的终,即“始终一气”“通天下一气耳”。空中的气,包罗万物,万物不过是以气捏造的各式各样,一气化成万物,即“气化”。所以,我们的饮食也是气化而成,气是万物的根本之材,万物是人的用材,天生我,材必有用,厚此材薄彼材,便是入了执著。

    必求其本,争一口气,便是求本,内经曰“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人活一口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养生,就是养浩然之气。

    食能果腹,争一口气,养生不在乎挑剔吃喝。如果养生与吃喝有关,那么天天拿海参鱼肚虫草喂猪,试试猪能长出人样不!有人说,不挑剔吃喝,天天吃污水垃圾去,能活不?我说,不可以吃污水垃圾,那样会死人的,污水垃圾是一种另类的厚味,口味重,失了清淡,饮食清淡方为不挑剔,喝污水吃垃圾恰恰就是追求重口味,就是挑剔,不要挑剔哦!

    凡是大众难以获取的饮食供养物质,请慎用,凡人养生,务必取凡俗之饮食供养自己,此同气相求法则。凡俗之物,谓之“平常”,知常用平,取用平和甘淡之性味,是为养生。

    甘,不是甜,万万不可混淆甘甜二字。甜是舌识的判断,是味之尘,我们的心不可以被舌味绑架,有人吃臭豆腐,闻之满屋臭味,询之中吃否,此人答曰“甜”。甘为平味,心若中正,心的味觉便是甘,此为正觉,即“心甘”。心有甘平正觉,其心所生情意必然从心之原,即“愿”,心甘则情意必然随心所原,所谓“心甘情愿”,此之谓也。


2016-12-28 14:47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一图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楼主 鸟影不移
鸟影不移
铁杆站友

  • 33
    积分
  • 372
    得票
  • 385
    丁当
  • 4楼

 万物的原材是气,呼吸不得,则失了供养的根本,生命很快结束。饮食之物是气化所成,是气的变形,不喘气了,不吃气了,饮食的根本就丢了,因此,养生的重要内容是吃气,不吃气,算不得养生。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简言为“心甘情愿”。真心是不偏不倚的平常心,若能做到心甘,便是达到了养生。

    平常心是自然法则,凡是自然而然的事物,人们总是习惯于视而不见,以为“本来就应该是那样子”,好比太阳东升西落,昼伏夜出,人们已经习惯了,有什么可说道的呢!哲人拿手指向太阳,对大众讲法:“这是什么?”大众疑惑不解:“这不是您的手指头吗?”哲人严肃,不置可否,依然指向天阳,继续询问大众:“这是什么在发光?”大众一脸茫然:“这不是太阳吗!怎么了?”哲人颔首微笑,然后大众以为此人故弄玄虚,并且嘲笑这个哲人神经病:“太阳么,谁不知道!”

    因为司空见惯,所以大众麻木了太阳。太阳的运作是个自然法则,归为“善行”,即“善者不见”。等到某一天,也不阴天也不下雨的,却看不见太阳了,人们方才惊呼“太阳哪里去了,太不正常了!”我的天,“善者不见恶者见”。

    讲自然法则,那是善行,不容易展示,所谓“好事不出门”,如何是善,人们总是无法说道,好比我们评价一个人,认定他是一个好人,究竟怎么个好法,可不好说,我们只能拿坏人来比较说明,不好“说明”,“说暗”比较就可以了。不便说善,善者不见嘛,那就说恶,恶者可见,人性共有十恶。

    十恶都是亲戚关系,首恶为“贪”,是十恶的带头大哥,人只要犯了贪,其他诸恶就会接踵登门,亲戚关系。贪,属于过度的占有欲,既然过度,相对自然而然,必然难以满足。因为欲望难以满足,而生恼怒嗔恨,非分之欲望,令贪人丧失大局观,鼠目寸光,谓之痴迷不悟。为了满足非分之欲,视万物有情为草芥,不择手段杀罚强抢掠夺,谓之杀与盗。贪图快感,沉迷其中,谓之淫。心中贪瞋痴杀盗淫,必然有心声发于口舌,谓之“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等四口恶。

    一个人若是生了贪心,并且为之贪心苦苦经营,把个肉体养的白白胖胖春风得意,也难免因了贪念招致的诸恶而早早坏了卿卿性命。有情有意附加了肉体,六识指挥着肉体,任意而作为,意不中正,则肉体必然胡作非为。眼看到美色,意识也不来掌控,于是肉体会被眼识勾引着进了妓院耍子;鼻子闻到美酒佳肴,会被鼻识绑架着胡吃海塞;六识若无中正之意识掌管,随时可以坏了肉体。养生须养中正意识,即“真诚之意”。

    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若要养生,必要令身体发肤不致受伤。每日洗脸按摩泡脚瑜伽,美其名曰“保养皮肤筋肉”,也确实有效,美美哒。没料到,刚刚出了按摩馆,就被一帮冤家揪住小辩,痛打了一顿,打的满地找牙,鼻子也豁开了。自己不敢毁伤的体肤,没曾想被他人给作贱的体无完肤,这可算不得养生哦!


2016-12-28 14:48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讲座】“医源性”象皮肿,--这类手术,我已经20多年,没有在手术了!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