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影像核医学

关注今日:33 | 主题:1491026
论坛首页  >  影像医学和核医学讨论版   >  交流
该话题已被移动 - CTGaoShao , 2016-06-26 09:36
如果您尚不清楚该话题被移动的原因,请参考论坛规则以及本版公告或者联系本版版主。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欢迎讨论:省去单独描述项的结论描述一体式报告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楼主 sky04
sky04
影像科
铁杆站友

  • 19
    积分
  • 125
    得票
  • 211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4年零215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欢迎讨论:省去单独描述项的结论描述一体式报告


一直很关注报告规范问题,搜索后发现华夏老师发起的贴字,真的不错,也想深入扩展谈一下。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讲结构式报告的问题,看后其实不以为然。。那篇文章重点讲的是,经过调研,国外临床医生绝大多数喜欢详细的结构式报告。看后发现其实不过是把我们以前国内外流行的报告,分行写了!没什么新意。大家可以去查找一下这篇文章。。


报告怎么写,各有喜好,有人喜欢详细,就有人喜欢简明,有人以报告字多为荣,有人主张报告在一定范围内字越少越好。。


我想报告该怎么规范,最重要的是应该结合所在医院具体情况,国外一个医生一天审核二十多分报告,可以有大量时间精雕细琢,当成散文来写。国内可以吗?大医院动辄100多份,甚至200份CT MRI,初写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我们有时间精雕细琢吗?


我们该把有限宝贵时间用在阅片上,阅片是什么?是看图像,而不是把大量时间用在描来描去或者改来改去而挤占本来就有限的阅片时间,华夏老师也提到修改初写报告不胜其烦,我是深有同感。


报告再详细有什么用?不会阅片的初写医生把模板一粘贴,内容很多,大多是不符合图像的,他都不会看,何谈描述规范!为什么不会看?试问现在国内有几个实习本科生研究生在意提高自己的阅片能力?本科生在意的是考研,研究生在意的是发文章,考六级,考职业医师证书,好毕业后找工作用!

国内现在解决不了医院自负盈亏,影像检查滥用,报告数量爆发式增长问题,解决不了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论文大于诊断水平的现状。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提高诊断水平,如何减少医疗纠纷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主张是,正常的不描述,异常的把描述和结论糅合在一起,简明扼要,节省时间精力放在读片上。报告应该重点突出。

试举例: 右肺上叶近胸膜2.5cmX2.7cm肿块,分叶短细毛刺可见,密度中等,符合周围型肺癌;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右侧肺门淋巴结稍增大,右侧肾上腺短径2.8cm中等密度形态欠规整结节(转移可能性大)。余:左肺上叶钙化灶及轻度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双侧轻度肺气肿。这样的描述和结论糅合在一起的报告,既能提供临床需要信息,又能大量减少初写和审核修改时间,还能避免描述和结论不一致的问题。


我想说,提高诊断能力依靠的是大量阅片,勤于随访,常查文献,而不是依靠描来画去,闭门造车。临床医生需要的报告是简明扼要的指示牌,而不是事无巨细的流水账。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16-06-25 13:24 来自 触屏版 浏览 : 2551 回复 : 21
  • 投票 13
  • 收藏 5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误诊病例,等你来参与
周作舟
周作舟
放射科

屏蔽用户

  • 4
    积分
  • 235
    得票
  • 210
    丁当
  • 2楼

对,支持这样。这样还有个好处,就是临床医生看了报告就明白片中或报告中所指的征象,对应考虑什么疾病。不用看了描述云里雾里,结论和描述根本联系不到一起,毕竟临床医生多数不懂影像征象代表什么。



2016-06-25 13:45
  • 投票 2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科技部通报李红良、饶毅教授、曹雪涛院士等有关论文涉嫌造假处理情况
楼主 sky04
sky04
影像科
铁杆站友

  • 19
    积分
  • 125
    得票
  • 211
    丁当
  • 3楼
周作舟

对,支持这样。这样还有个好处,就是临床医生看了报告就明白片中或报告中所指的征象,对应考虑什么疾病。不用看了描述云里雾里,结论和描述根本联系不到一起,毕竟临床医生多数不懂影像征象代表什么。




的确是这样,大量时间浪费在描述上,挤占了本来就有限的阅片时间,反而容易造成漏误诊

2016-06-25 15:32 来自 触屏版
  • 投票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突发!传闻浙一有人投炸弹了,4人受伤
BOLD9900
BOLD9900
其他-待业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118
    积分
  • 4367
    得票
  • 3741
    丁当
  • 4楼

其实现在报告都有模板,详细的模板会提醒你要看哪些东西,直接下结论更容易漏诊一些小病变。

2016-06-25 23:03
  • 投票 2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医生在抢救手术失败后会是什么感觉?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