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找人
    查找好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临床执考

关注今日:12 | 主题:1372351
论坛首页  >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交流版   >  版务区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原创】迎新年,话执考,有奖活动,最高可加2分!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tangpz
tangpz
针灸科
铁杆站友

  • 19
    积分
  • 156
    得票
  • 358
    丁当
  • +2 积分
  • 227楼
连续战斗过几年,实在汗颜。现在总结下经验。
执考难在哪儿?
难在全面,系统。20多门科目,本科教材摞起来能有一人高吧。这么厚的东西,参加工作后谁也不可能门门通,自己专业上的几乎不用复习,跟自己不相干专业的几乎全忘了。这种情况下,最难的不是复习,而是制定复习计划,按时看完所有科目。
现在是1月,一般来说9月份考试,看起来还有9个月,似乎还早。但请看看大苗或者张博士贺老师的精讲班,脱产学习,每次课程都需要200个小时左右。200小时,不脱产,每天学一小时的话,得连续学接近7个月!大家都工作了,工作忙,生活也忙,各种人情世故都不少,每天挤出一小时来并不是什么容易事。所以执考看起来很遥远,其实再不看书已经快要来不及了。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基础不扎实,或者已经失败过,那一定要找一套执考课件,听老师讲,跟着老师学。
为什么?
因为我们是中国学生,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填鸭式教育,自学能力差。执考时间紧任务重,此时再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稍显晚了点。还是跟着老师学比较系统,能在规定时间内学完大部分考试内容。
第二点,还是因为我们是中国考生,在中国考试,大部分题目都有标准答案,许多题目考得是做题技巧而不是知识。
举个最极端的例子,三羧酸循环,生化最有名的知识点,我曾花了三天时间记这个,分几步、每步生成几个ATP,消耗几个ATP……但当我听老师讲这一章的时候,大吃一惊,老师只是通讲了一遍,点了几个知识点,然后告诉我们不用记ATP生成数量了,基本不可能会考。为啥?因为现在生化领域研究突飞猛进,三羧酸循环的能量生成研究每天都在变,几版教材上的数值也不统一。历年考试都会避开这种有争议的题目,所以了解一下就好,不用刻意去记。万一命不好考到了,也就是一道选择题,丢分也不可惜。
像这种知识点取舍的复习技巧,凭我们自己看书,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所以找对老师很重要。
我自己用过张博士贺银成和大苗的视频课件,也看过环球网校的。个人推荐前三个,但其实选谁的都好。个人手头宽裕的,请尽量花千把块钱支持一下这些老师,购买正版课件。如果确实手头紧张,也可以从某些网站购买前两年的课件,做个复习参考。
张博士和贺银成的特点是师资力量雄厚,多年培训经验丰富。大苗的特点是利用网络制定复习计划,及时考核,能伴随整个复习过程中。
自己制定好学习计划,如果能找个一起复习的小伙伴那是最好的,可以互相督促,互相鼓励。如果找不到,也可以在本版、生物谷、大苗的论坛这些地方找到网络合作复习小伙伴。开始新一年漫长的学习吧!
最后,再提醒一点:现在电脑多了,许多地方都开始用电子病历,大家都快忘了怎么写字了。一定要记住:执考的第一步,是技能考试,那里面还是需要写字的!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自己抄写一遍所有病例问诊,免得到时候写不完。真的,明明知道但就是忘了囊肿怎么写,那才真是酸爽……
2015-01-10 15:41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首张“新冠患者分子全景图”
junjun2010
junjun2010
科室保密

执考辅导小组骨干站友

  • 155
    积分
  • 3298
    得票
  • 628
    丁当
  • +1 积分
  • 228楼
老大的开贴,相当火爆,我也来刷刷楼谈淡自己2015年执业医师考试的备战。
首先 聊聊助理的通过,时间回到3年前备考,首次都加执业医师的考试,手头执考经验几乎为零,唯有的只有必过的信念。对执考的重视(有了证就不是非法行医了,有了证就可以跳槽自己心仪的医院了)。
2012年的12月18日查分时刻到来,207分,实践技能与笔试的通过只能用险胜来形容。见经验贴。
总结起来,重视,重视,重视,重视,
”战术上重视 战略上藐视“名言到了用场的时刻了。
有了助理”失败“的教训,备战执业,自己显得尤为小心翼翼。从以下几点着手:
  1. 范围:考试的内容都是当年考试大纲上,花了几个小时研究大纲显得很有必要。
  2. 资源:执考如同考研,你对资料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决定的成败,讲义选那家,真题看家,视频听那家,相信战友们的很多经验贴给了大家答案。
  3. 交流:与同事,与战友的相互支持与鼓励显出了执考版的温暖。(怎么有点拍马屁的感觉)

  4. 口号:2015执业医师考试,我来了,我必胜。
2015-01-10 16:58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论卫生高级职称下放单位自主评审的利弊
激荡风雷
激荡风雷
常驻站友

  • 5
    积分
  • 28
    得票
  • 1445
    丁当
  • +1 积分
  • 229楼
我的是479,谈谈个人感受。
第一、我觉得不应该看教材,我国医用教材编写特别烂,老太婆的裹脚又臭又长,以教材为基准这不假,但要注意从大量无用信息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耗时问题。基本原理方面的可以查看一些教学辅导机构的出版物,因为它是一些有多年临床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的,已经筛选好了有用信息。这就节约了大量时间。
第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好好领会并灵活应用这些理论。大五一年实习,外加毕业后或读研或工作一年的临床实践,足够我们玩味这些原理的奥妙,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特别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理论的东西融入我们的血液,并灵活应用它,说到底,理论为指导实践而存在。这个道理不只是对西医有用,对中医,甚至于对学习物理、化学等等学科同样适用,自然科学就是这样。
第三、建议大家考研,因为通过考研,基本原理的东西大部分都被复习了一遍,后面考执业医也就轻松了很多。我们学校医学类研二这个年级,大部分都在400分以上,还有几个同学考了500多。
2015-01-10 17:07
  • 投票 1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首张“新冠患者分子全景图”
wangqiang1998
wangqiang1998
丁香园准中级站友

  • 100
    积分
  • 1085
    得票
  • 2368
    丁当
  • +1 积分
  • 230楼
考前总是听别人说这样那样的经验,说难的大有人在,说简单的也不少。但到底也就是个考试,不到最后谁都不会知道结果,关键在于坚持。
关于笔试
笔试的通过率比较惨,我们医院12个就过了3个,大都是差了几分的样子,考前我跟他们都有接触过,发现很多都是投机取巧,没有系统复习过,哪怕内外妇儿他们都是看看真题做做模拟题就上考场了。其实花个几个月时间系统复习下通过考试不难。
当初我开始复习时也有点虚张声势,早在一年前就信誓旦旦要做准备,借了前两年的资料,结果放在那儿迟迟未动手。一直到来年2月份买13版的书----也是个人习惯,我喜欢崭新的味道,并没有那么大把握,想着考前能做到的付出我就不能手软,其实总共也就花了两百大洋。但是一直没有好好静下心来看书,断断续续的看,一个星期能认认真真看上两天就不错了,总觉得外面的花花世界多精彩。到了6月11日我也就复习了呼吸、循环、消化三大系统,我是把内科和外科穿插着按系统来复习的,个人觉得系统复习更有助于记忆。6月11日开始我着手复习技能考试。一直到7月2日考完,考官威胁我说别以为操作没什么好扣分的我便觉得技能应该没问题了。于是又痛痛快快玩了一周又再开始准备复习笔试,8月前我在复习新章节的同时又穿插着把呼吸、循环、消化复习了一遍,毕竟那是大头,占的分不是一点点。转眼到了8月,有种紧迫感真心觉得时间来不及了,彻底抛弃了书本,对着辅导书猛啃,科室的事能放则放,每天5点下班吃完饭便回科室看书,11点回宿舍,第二天6点到科室再看书,那时不觉得累,反而特别充实,只有靠近书本才能缓解考前紧张焦虑情绪,所以有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纵观执医考试内容,觉得要把大头挑下,于是把内外妇儿攻了,生理、生化、统计学什么的走马看花看了下总结。还有要注意有些好拿分的小科目绝不能丢,比如卫生法规、预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这些很简单的,稍微看两遍分至少能拿大半。
真题很重要,考题每年都能大变但考的知识点每年都在重复,每个系统复习完我都会做真题并结合答案分析,并且做些备注,所以我的真题书旁边满满都是我的小笔记,把自己知识盲点逐个攻破确实其乐无穷。
2015-01-10 19:09
  • 投票 2
  • 收藏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首张“新冠患者分子全景图”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