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黑胶虫”或者“UFO”!!
“黑胶虫”或者“UFO”: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一些不明物:低倍下为黑色点状,高倍下可看见黑色的小虫游来游去,有些有头有尾;时由变成轮廓很清的亮亮的小圆点,好象是横断面;有些同时会伴有黑喳喳…….
这是细胞培养时会遇见的问题,是什么?细菌、真菌、支原体或者……
培养基情况:国内一般用杭州四季青生产胎牛或小牛血清。
血清生产公司:血清不存在“黑胶虫”。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生物分类学家们已经确信:在自然界中不存在这样一种生物物种,它的体积大到可以在光镜下观察到,而又可通过100nm甚至更小孔径的过滤。 也就是说,“黑胶虫”并不存在。用户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运动颗粒,实际上是因为血清在不适当的反复冻融或热灭活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形态的纤维蛋白沉淀在不同折光条件下观察的结果。“黑胶虫”的运动是由于培养液在观察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微扰所致;而“黑胶虫”的“生长”,更是由于在培养过程中细胞代谢产物和纤维蛋白析出物不断作用而使沉淀继续形成的结果。
细菌污染、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会遇到的问题,但从来没有认为是这里所说道“黑胶虫”,有些细菌体积大一些,有些小一些,有些不能运动(但可以表现为布朗运动-微小颗粒的原地不顾则运动,也有点象“跳disco"),有些则会运动(除了某些革兰阴性细菌,也有一些阳性细菌,以及螺杆菌可以有鞭毛,可以运动)。我也遇见过这种情况,我作的是hela细胞,细胞生长良好。偶然,在20倍物镜下发现一运动“小黑点”,视野中不多,于是换为40倍视野,可以看到“小黑点”左右移动,不规则运动。没有做任何处理,观察一周,细胞生长良好无异常。
近来我作了几个对照实验观察:同样规格的培养瓶、培养基和胎牛血清,无菌蒸馏水。
以Hela细胞为观察参照。分三组:1. Hela细胞+培养基和胎牛血清/培养瓶;2. 培养基和胎牛血清/培养瓶;3. 无菌蒸馏水/培养瓶;同步培养观察。观察一周左右:在1组中,偶发现运动“小黑点” 。2组中培养瓶底部可见黑渣,固定不运动。3组中见到一些杂质,不运动。因此,考虑为清洗过程中,一些无菌杂质引起上述现象,但不排除Hela细胞过渡增殖、凋亡形成的凋亡小体,在培养基中形成“布朗运动”(分子运动)引起所谓“黑胶虫”现象。
对于此种现象我个人认为如下:
1:肯定不是细菌或真菌污染。细菌和真菌污染情况,显微镜下能见到许多短棒状或丝状的小的菌体在细胞间运动。霉菌和细菌生长迅速,能在短时间内抑制细胞生长,或产生有意物质杀死细胞。镜下可见脑浆内出现大量颗粒,细胞变圆或崩溃,从瓶壁脱落。霉菌污染容易发现,大多形成白色或浅黄色菌团漂浮于培养液表面,肉眼可见,有的散在生长,镜下可见丝状菌丝,纵横交错于细胞之间。培养基会变混浊。
2:运动“小黑点”:考虑是一些杂质,比如包装培养器皿的牛皮纸纸屑等。或者是配制培养基时混入的一些杂质,由于液体中“分子运动”的存在,导致这些“UFO”的运动,尤其是在高倍镜下观察时。
3. 至于是否是寄生虫,不敢肯定有待于客观的证据。
这些小黑点不影响实验进程和结果!!
对于此种现象处理如下:
1. 清洗培养用品时,尽量按照规定清洗,不可“偷工减料”。比如;泡酸之后,冲洗15遍左右,不可少!
2. 包装可以用铝簸纸,尽量不要用一般的牛皮纸或宣纸,避免其杂质进入培养系统。
3. 对于血清,尽量用新鲜的培养基,避免反复冻融。
4. 可加入双抗,预防细菌感染。关键:实验操作规范,环境清洁。
最后编辑于 2003-07-21 · 浏览 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