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首页
  • 我的丁香客
  • 精品栏目
    微话题
    微访谈
    病例挑战
  • 找人
    查找好友
    认证专家
    专家主页
    机构主页
    可能感兴趣
  • 随便看看
  • 更多
    丁香园
    丁香通
    丁香人才
    丁香会议
    丁香搜索
    丁香医生
    丁香无线
    丁香导航
    丁当铺
    文献求助
    医药数据库
    丁香诊所
    来问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

关注今日:49 | 主题:456984
论坛首页  >  中医讨论版   >  中医临床
  • 发帖
    每发1个新帖
    可以获得0.5个丁当奖励
  • 回帖

分享到:

  • 微信

    微信扫一扫

  • 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讨论】《大家一起学中医》系列专帖之一:一起学中药 [精华]

  • 只看楼主
  • 页码直达:
  • 直达末页
  • 图片模式
楼主 任之堂主人
任之堂主人
中医科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80
    积分
  • 2962
    得票
  • 2553
    丁当
  • +1 积分
  • 1楼
这个帖子发布于10年零22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学习中医需要的是一种氛围,丁香园里学中医的氛围不够,大多都是上传资料,学习讨论的人少。从帖子来看,很多还是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这里进行临床讨论意义也不大。
我提议:中医版块组织系列《大家一起学中医》的专帖!
在临床的中医多奉献自己的经验,同时也以温故而知新!
学西医的可以借机学习中医知识!
在校学生可以借此培养兴趣!
......
  • 邀请讨论
  •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换一换
2009-11-25 17:02 浏览 : 70931 回复 : 283
  • 投票 38
  • 收藏 470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任之堂主人 编辑于 2010-09-09 23:13
  • • 髌骨软化症治疗

收起全部有料回复

楼主 任之堂主人
任之堂主人
中医科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80
    积分
  • 2962
    得票
  • 2553
    丁当
  • +2 积分
  • 热
  • 2楼
我先来一个,当做抛砖引玉吧!

莱菔子

善升善降,炒则降多于升,生则升多于降,该药降气化痰、理气宽肠,并有通便之力。
凡痰热壅肺,胃内食积,腹胀便难,以及食补药后胸闷纳呆,用之均有神效。
朱丹溪盛赞其有推墙倒壁之功。
温岭阎羽临老中医曾治一患儿,出生20天,大便不通,腹胀如鼓,食即剧吐,如喷射状,面色绯红.取生莱菔子3克打碎煎汁5-8毫升置奶瓶内让患儿吸吮,再削取肥皂如小指大,以温水擦磨肥皂头缓慢导入肛门中约3-5厘米来回抽动几下,服药后不久,解黄色稀便三次,腹胀消失,无呕吐,吸乳正常。
2009-11-25 17:08
  • 投票 6
  • 收藏 48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任之堂主人 编辑于 2009-11-26 11:07
  • • 医法汇医疗律师丨患者查体艾滋病信息疑泄露,艾滋病患者的隐私如何保护?
开心豆爸
开心豆爸
中医药研究院

丁香园版主

  • 182
    积分
  • 1341
    得票
  • 974
    丁当
    热
  • 80楼
学习中药,很重要的一点,是辨别假药,劣药。否则再好的诊断,再好的辩证,都不能发挥出好的临床效果。从这点上说,懂医的一定也要懂药,中医中药不分家嘛。
这个应该算我的本行啦,方便的时候,我会整理些材料上传。

下文是转帖的,我觉得不错。

理、法、方、药运用得再好,最终归结到药物和疗效。不少病人对我说,医生啊,你号脉很准,病情分析得也很透彻,为啥服药效果不明显呢?到药房看看药材,发现稍不留神,医药公司就送掺假的药材,气愤之余,只好下次验收过细点,但防不胜防。
1、通草掺假者多,能买纯的很罕见,纯品价格70元每公斤左右。掺假多用明矾、加重粉(硫酸镁),参假的通草质地发硬,味道有的涩、有的无味,最近掺假的将通草切成小段或碎段,掺在正品中卖。
2、制首乌:切成小方块的,多为红薯切成丁后,加工而成,鉴别:口嚼时有焦糖味,此为红薯干。 圆片型的,掺假者用大黄加黑豆煮后晒干而成。最稳妥的办法是,进生首乌,自己用黑豆汁小火煮2-3小时,太阳下晒干(天气好时一两天就干了),效果比假的好很多了。
3、白附片:掺假者用红薯或土豆加工成形状相似的片形,晒干熏漂而成。鉴别:一看,假的药材周边有明显的刀切及加工的痕迹。二尝,假的白附片无麻口味。
4、羌活:掺假者用东北产的马尾独活,切片加工而成。鉴别:菊花心,油性足为真品。防假最佳办法:进原药材(没有切片的羌活),用时随手用剪刀剪一下就可以了。
5、当归:切片的当归,容易掺独活片。凡片形大,色白,味甘者多为独活。防假绝招:进未切片的当归个,使用时分头、身、尾,效果好。
6、延胡索:延胡索个掺假少,掺的多是大小差不多的砂石。延胡索片药材,掺假很多,多为山药种子切成两半后,加工后掺入,最害人了。 防假办法:只进延胡索个子,大小均一,无砂石即可,用时用打粉机打成粗粉。
7、海金沙:掺假者将建房用的红砖打成细粉掺入,很痛心啊,患者本来要治疗结石,结果服用的是细砂粉。
8、白芨:切片白芨大多掺假,质地疏松的,为发芽长苗后剩下的母体,药力达不到。鉴别:口嚼后有无粘牙感。真的非常粘牙,假的不粘。进货最好进白芨个子,不容易造假,价格偏贵。但物有所值
9、半夏:黄柏煎水煮元胡,最后用矾制
10、沉香:假的太多,进价30-50元每公斤,医药公司卖出400-500元。很气愤。假的用枯木喷上沉香油加工而成。
11、茯苓:造假者用米粉加工后切片而成,鉴别:用开水煮,很快呈糊汤者为假货。真茯苓很难煎透。
12、菟丝子:掺假者用苏子代替菟丝子。鉴别:用放大镜观察,每粒菟丝子上均有肚脐状的凹陷,假的没有。 用水煮,可以观察到菟丝子吐丝发粘。
13、五味子:造假者将未成熟的野生葡萄(产量很大),晒干后染色而成,充北五味子。
14、威灵仙:目前市面上8成都是假货,真的铁骨铮铮,假的根系发软。
鉴别:找到真的根头部,仔细观察,再看混杂的细段,就知道假的含有多少了。
15、柴胡:掺假手段太多,其中我见过的有:1、掺柴胡的茎(含量较低)。2、掺泥土(柴胡有水洗时可以洗出大量泥沙)。3、掺向日葵的根(切成细段掺入)。
16、龙骨:市面上出售的龙骨基本都是假的,真的很少。造假者用石灰加矿物粉制成骨头模型,煅烧成型后,打碎,充龙骨卖。坑医生不浅。建议:要想看好病人的疾病,要想成名医,就花钱进真货,进生龙骨(化石)。
17、龙齿:假货有多少,安徽亳州人最清楚了,基本都是假的。真的市场价130-150元左右每公斤。
18、桃仁:细心观察,你用的有一半是假的,有的全是假的。掺假者用杏仁当桃仁(杏仁价格14左右,桃仁35左右)。两者的鉴别要点:杏仁一头大一头小,形如心,桃仁两头相差不大(向对于桃仁而言),我简称“二愣子”。
19、川牛膝:大多用牛胖根掺入。
20、鹿角霜:有的用假龙骨敲碎后当鹿角霜出售。
21、猪苓:大多加的有加重粉。
22、龙胆草:掺假者用牛膝须切成段加入。看到这里,你可以尝尝你的四大苦药之一龙胆草,你会发现,他居然是甜的!!!滑稽不?有效不?恨人不?
23、砂仁:好的砂仁为阳春砂,掺假者将其他劣质的砂仁掺入。鉴别:阳春砂呈圆球形,长条形的含量很低,达不到效果。
24、乌梅:纯真货很少,价格28元左右。掺假者用野生的桃,通过醋泡后晒干掺入。看到这想想你开的“乌梅丸”为啥效果不好了吧!!
25、全虫:掺盐,一公斤全虫,掺了400克-500克盐,你说效果会好吗?
26、穿山甲:俗称甲珠,掺盐或加重粉。本人做过实验,将200克甲珠水泡洗后晒干,只剩下110克了,也就是说掺了45%的盐和加重粉。看你敢不敢给哺乳期妇女吃!!
27、皂角刺:俗称天丁,市场上很多用野蔷薇的茎切成段(上面有短刺,黄亮色),长疮的患者你开100克也没用!!
28、吴茱萸:假的为一种形相似的植物种子外壳,具体是啥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嚼在口中没有味道。曾在某家三甲医院,老中医开吴茱萸汤,吴茱萸从15克用到50克,患者病情依旧!!老爷子还以为自己辩证错误了!!
29、海马:海马肚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东西,只有造假的知道了。
30、黄芩:将野外的树根(细的)切成段,染色后充野生黄芩。鉴别:真黄芩用水揉搓后,其色不退,假的揉搓时水变成淡黄色,最后药材发白,成树棍。
31、熟地:看到这,你只需要将你的熟地放在口中嚼嚼,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泥砂了。
2009-12-13 08:04
  • 投票 5
  • 收藏 24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如果你博士科研还一筹莫展、毫无头绪,又对ncRNA(miRNA、lncRNA、circRNA)感兴趣,不妨来看看
楼主 任之堂主人
任之堂主人
中医科

丁香园荣誉版主

  • 380
    积分
  • 2962
    得票
  • 2553
    丁当
    热
  • 111楼
关于黄芪的用药经验:
1、黄芪的用量很有学问。
25克以下对血压又升高作用,而30克以上有降压作用,当然具体剂量没法说,因为质量不一样,但这个范围,还是可以供大家参考的。
2、黄芪色白入肺,味甘入脾,为健脾益肺补气之良药。
用量在30克以上,病人会有腹胀的感觉,这与黄芪入脾,患者脾的运化功能减退有关系。
读书时老师讲过可配伍陈皮,临床发现,配陈皮后,患者矢气增多,也就是说,黄芪吸收不了的部分以矢气的形成排除,不能起到补气的作用。本人通过研究发现,配伍鸡血藤则不同,鸡血藤木质部疏松多孔,借此能够通过经络将黄芪之补力输送周身,疗效甚佳,而无腹胀之忧!
3、脑出血病人,经络严重受损,元气大量外泄,补气为第一要务。所以对于脑出血后遗症的恢复,必虚大剂量黄芪,配伍活血药物(将黄芪之补力输送周身);临证时本人采用黄芪100克,鸡血藤30克,即可代替补阳还五汤。其中深意只有静心参悟方能明白!!
4、黄芪入脾肺而补阳,可使阳气升腾,好比“地气升腾至空中”;临证时,凡上焦有火者当配伍知母,好比“阴云四合,地气化为云雨”,这是张希纯的心悟,不可不知!
5、疮家久久不愈,为正气不足,黄芪能托毒外出,配合天花粉、连翘疗效神奇!
2009-12-17 11:53
  • 投票 5
  • 收藏 9
  • 打赏
  • 引用
  • 分享
    • 微信扫一扫

    • 新浪微博
    • 丁香客
    • 复制网址
  • 举报
    • 广告宣传推广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 其他
  • • 12 月第 2 周博士招聘信息汇总(更新至 12.16)

关闭提示

需要2个丁当

丁香园旗下网站

  • 丁香园
  • 用药助手
  • 丁香通
  • 文献求助
  • 丁香人才
  • 丁香医生
  • 丁香导航
  • 丁香会议
  • 手机丁香园
  • 医药数据库

关于丁香园

  • 关于我们
  • 丁香园标志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加盟丁香园
  • 版权声明
  • 资格证书

官方链接

  • 丁香志
  • 丁香园新浪微博
引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