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2008
普通内科医师
2018-08-02
2008说临床系列之我见
一直有想在危重版开专题系列的想法,一直未能实现。不管什么原因,可能还是对自己的信心不够吧。现在有些时间了,也算是整理一下自己的临床心得体会吧,以供大家探讨。一段时间以来,发现危重板块热衷于个案病例,疑难病例的诊断推测,而少了很多危重急救方面特征性的理论思维,核心技术,或者是有关基础理论知识等方面的探讨。个人一直以为,危重急救,病因诊断固然非常重要(如能获取),但决不是首要的。因为大多情况下,我们短时间内是无法确定病因诊断的,在没有病因诊断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要开展我们的工作,准确评估病情,及时维系患者的生命,为之后的病因诊断和专科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和条件。所以,病因诊断,我们不必追求少见,疑难
2008 回复
2008说临床系列之--重症核心理论之我见临床重症的核心理论到底是什么,涉及重症的重要理论有很多,有没有核心理论这一说法我也不确定,但就个人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和理解,个人以为是有个理论,这个理论贯穿了我们危急重症处理的整个过程和临床思维。个人认为或认同(如果已有这种提法),这就是危急重症的核心理论:氧的供需理论。氧供DO2=1.34×Hb×SaO2×CO+PaO2×0.003因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气通常情况下占比非常少,氧供简化为氧供DO2=1.34×Hb×SaO2×CO氧耗VO2=1.34×Hb×(SaO2- SvO2)SaO2×CO还有什么氧需求,氧债,氧摄取的概念,都是这个理论体系,大家自己
1.5 万浏览 · 83 点赞 · 30 讨论
花猫0529
眼科医师
4 天前
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和眼轴有一定相关性吗?
对于近视防控,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几个参数,眼轴最多,还有些会看“轴率比”,这个懂得不多,但平时对于屈光度验光精准度不高的,或者验光不敏感的,我也会参考眼轴和曲率,但是偶然中发现屈光度除了跟这两个常用参数有关外,我们可能也忽略了另一个参数。来看病例1:(这里先忽略散光)验光单一致性都挺好,可信度也不错。主觉验光和电脑验光一致性也很好。这个患者如果先不看验光,只看生物测量眼轴和曲率的话,大于26的眼轴,基本属于长眼轴范畴了,曲率大致正常范围,双眼的屈光度推测的话,可能都要达到6D左右了,特别是左眼接近27的眼轴了,屈光度推测估计快8个D了,但是验光却没有那么高。再看第二个病例这个患者两个眼轴也查
cover
李邦109 回复
前房深度和晶体厚度都有影响,但是眼轴占了接近65%,曲率接近25%,前房深度和晶体厚度约10%。你这个轴率比,是眼轴和平K去推算屈光度,不是用平均K值。陡K看散光,平K看屈光度。我习惯把眼轴23.5~24mm作为基线(多了是近视,少了是远视,通常对于成人1mm2.75D,儿童2.5D左右)、曲率42~43为基线(多了 增加近视,少了抵消近视,1D相当于1D。前房深度以3.0为基线(多了近视,少了远视,这里可能1mm约1.5D),晶体厚度以3.5~4.0mm为基线(多1mm,增加1.5D)。不知道对不对,希望有大咖出来批评指正
984 浏览 · 10 点赞 · 3 讨论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