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急诊狼人
急诊科医师
07-13
(原创)“老外”震颤着双手来看乏力
这次的主角是个老外,老外带着两位中国女性朋友,两位女性朋友很难沟通!早交班夜班医生,“老外,没医保,急性肝衰,不知道原因,今天去复查血,看看结果,再请消化科看看!”“嗯”转身就离开了!交完班,正打算一个病人开药,老外的女性朋友走过来,“不给安排住院吗?”快速打开化验单看了一遍,我说,“查了好多血,稍等我看看血的结果,看看属于哪个科,再决定住院?”“我们就要住消化科!”“你是他?”“朋友!”“我们要求是和直系家属谈论病情,你是朋友,应该不能代替他做决定,我一会会过去看他。”一个个查房的时候,他的这位女性朋友又来找了我好几次,看不出来紧张,仅感觉在凑热闹。看到老外时,老外半坐在床上,惊恐、焦虑但又
coverplay
上漂一族 回复
狼人老师分享的这个病例太有价值了!整个诊疗过程逻辑清晰,尤其是对丙戊酸钠致急性肝衰的识别堪称典范——从谷胱甘肽转移酶这一易被忽略的指标切入,结合患者长期用药史、既往转氨酶异常及停药后肝功快速好转的动态变化,形成了完整的诊断证据链,让人豁然开朗。病例中对非家属干扰诊疗的细节描写也很真实,提醒我们临床中既要坚持诊疗原则,也要注重沟通策略。狼人老师在复杂环境中精准捕捉关键信息、果断制定方案的思路,尤其值得急诊同行学习,这种从乱象中抓核心的能力,正是多年临床积淀的体现!
病例库
危重急救
3.0 万浏览 · 134 点赞 · 73 讨论
一眼万年_连仲
白内障科医师
06-04
理清思路,准备破局
准备跟习惯了十几年的超乳针头斜面朝下操作方式说再见,每个机器都有其特点,现在使用的这个博士伦玻切超乳一体机,无疑更适合超乳针头斜面朝上操作,这是几个月的操作(虽然病例并不多),同时观摩其他专家老师的操作得出的答案,这台机器的超乳针头前端尖接着又膨大,导致埋核操作时尖端埋进而膨大部位卡住,肯定埋不深,埋不深如果斜面朝下就会出现一个非常明显的力量向前冲的滑行,导致不仅埋不深,埋核点还超过中线向前,非常低效的操作,本来斜面朝下是想利用深二档高负压的吸引形成握持,结果这台机器很难找到深二档,更不要提稳定的高负压,所以,斜面朝下在这台机器上完全就是鸡肋,而斜面朝上或侧向却变得相对高效,斜面朝上针头尖端抵
coverplay
panni2002 回复
连仲老师分析的有道理:斜面朝下,超乳针尖有“抵”的作用;斜面朝下,更多是靠埋深后负压吸住。当然,埋的够深,针头也会有“抵”住的作用。但您前面三个视频,我觉得超乳头埋的都浅,而且进去的角度太平、靠前,所以会滑走。尤其第三个视频,为什么会松脱,因为劈核钩只到半路,还没与超乳针头会合,还没劈透、劈开,您的超乳针头就向右做了分核的动作,然后核就松脱了。可能是与您以前同品牌型号,但新旧不同的机器,同样的参数,实际负压效果不同。可以试着负压调大50-80试试。新环镜,不够熟悉的机器,有时候动作不敢做,连仲老师可能还没达到“人机合一”的状态,适应一段时间,相信连仲老师又可以恢复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状态
病例库
眼科
9026 浏览 · 22 点赞 · 50 讨论
hangu521
小儿内科医师
3 天前
婴儿入院6小时后死亡,病因为何?
病例信息患儿系4个月婴儿,主因咳嗽6天,气喘、精神差3天急诊入我院普儿科。现病史:患儿于入院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阵发性连声咳,伴喉中痰鸣、咳痰不畅,病初发热3天,体温最高可达38.9°C,热峰为每日1-2次,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血常规大致正常范围,建议住院治疗,但患儿家属拒绝,予口服药物治疗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仍有咳嗽;入院3天前出现气喘,偶有呛奶、吐沫,同时出现精神差,伴纳奶差,每日用汤匙纳奶约70ml左右,尿量不多,入院4小时前最后一次排尿,具体不详,继续上述治疗,患儿病情无好转,急入我院。既往史:患儿生后因“呼吸困难”于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乳糜胸、新生儿肺炎
cover
啊洛的橙子 回复
所以,综合起来一入院,立马评估,属于病重还是病危状态。评估是否需要吸氧或者无创或者气插,(这个宝按新生儿的那个评分来说是需要无创呼吸机的。),上心电血氧监护,而且最好能上两个,用来监测导管前后有无差异,同时立马抽血:血气(含有乳酸不含电解质的),血常规+crp,pct,白细胞分类,生化一套(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电解质)心肌标志物(要含proBNP的),凝血,免疫三项,血培养,痰培养(这个实在不行可以放在上机时做),甲功都可以留着第二天抽。抽了立马送检,交代急查。然后叫床旁心脏彩超和胸片,久久没来就打电话催。心脏彩超或许还可以拖延那么一两个小时,来的时候可以求他帮忙一起扫一下脑袋,然后补个单
病例库
儿科
7530 浏览 · 30 点赞 · 26 讨论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